时间: 2025-04-26 18:41: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41:15
云中十二韵
作者: 杨慎 〔明代〕
天子云中狩,将军久未还。
律吹玄兔塞,旗绕白狼山。
风火烧荒急,星辰过队闲。
燕支留马首,苏络醉龙颜。
清乐千门动,黄金万镒颁。
雪深怀纩絮,月满忆刀环。
牙鸟严宵仗,宫鸦卷晓班。
奏回青琐闼,捷报紫金关。
膂力休明铠,欢声洽禁闤。
功脾银烁龠,贺障锦斒烂。
日转虞巡外,春流镐宴间。
戢戈行有颂,神武遍人寰。
这首诗描绘了天子在云中狩猎的场景,久未归来的将军让人挂念。乐器的声音在远处传来,旗帜在白狼山的周围飘扬。风火急促地烧着草地,星辰在天上悠闲地移动。燕支停下了马头,苏络醉意朦胧。清乐的声音使千家万户欢腾,黄金的赏赐如雨般洒下。雪深处怀藏着绵绵的絮,月光下满怀着旧日的刀环。牙鸟在严夜中为军队把守,宫中的乌鸦在清晨中聚集。奏乐声回荡在青色的闸门,捷报传来,抵达紫金的关口。体力耗尽,铠甲在身上显得沉重,欢声在禁闼间传扬。功劳与心血如银币般闪耀,贺礼如锦绣般华丽。日头转过,巡逻的任务在外,春意流淌在宴席之间。戢戈之中有颂歌,神武的气势遍及人间。
作者介绍:杨慎(1488年-1559年),字用之,号止庵,明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风格兼具古典和个性,流派多样,擅长诗、文、词。杨慎一生经历了明代中期的政治风云,其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人民的生活。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国家战争频繁、政治动荡的时期。诗中通过描绘狩猎、奏乐等场景,表达了对国家安定和军人壮志的渴望。
《云中十二韵》是一首充满画面感和想象力的作品,展现了杨慎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怀与对将军的牵挂。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构建出一个生动的战场和狩猎场景,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全诗通过对天子狩猎的描绘,引入了将军未归的情景,表现出战争的残酷和对将士的担忧。在“清乐千门动,黄金万镒颁”中,诗人描绘了战胜后的欢庆场景,乐声传遍千家万户,象征着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景。同时,诗中对自然元素的描绘,如“雪深怀纩絮”和“月满忆刀环”,则更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表达出诗人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望。
整首诗在结构上严谨,音韵和谐,展现了杨慎卓越的诗歌技艺。情感的变化从开始的忧虑,到中间的喜悦,最终又回归到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厚谊,构成了一幅完整的画卷,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
逐句解析:
天子云中狩,将军久未还。
这两句开篇直接引入主题,表现了皇帝的狩猎活动,暗示国家的安危与将军未归之间的关联,表达对将军的担忧与期盼。
律吹玄兔塞,旗绕白狼山。
通过“律吹”引出乐声,表现出狩猎的热烈气氛,接着描绘军队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壮观的景象。
风火烧荒急,星辰过队闲。
展现自然环境对战争的映衬,表现了紧迫的氛围,星辰的悠闲则形成对比,暗示战争与平静的交替。
燕支留马首,苏络醉龙颜。
这里描绘将士的驻扎与欢庆,表现出将军返回的希望与士兵们的欢乐。
清乐千门动,黄金万镒颁。
描绘胜利后,乐声传遍各家,象征国泰民安的景象。
雪深怀纩絮,月满忆刀环。
体现了诗人对过往的怀念,表现出对战争的思考与对和平的渴望。
牙鸟严宵仗,宫鸦卷晓班。
夜晚的警戒与晨曦的来临,形成了时间的流转,暗示着战斗的持续与不易。
奏回青琐闼,捷报紫金关。
奏乐声与捷报的结合,表现了胜利的喜悦,象征国家的繁荣与富强。
膂力休明铠,欢声洽禁闤。
表达士兵们的疲惫与欢庆,展现出战争后的复杂情感。
功脾银烁龠,贺障锦斒烂。
通过荣誉与贺礼的对比,表现了对功劳的认可与对未来的期待。
日转虞巡外,春流镐宴间。
时间的流转与春天的来临,象征着新的开始与生机。
戢戈行有颂,神武遍人寰。
最后总结,表现出军队的威武与对和平的赞美。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国家的安宁与战争的困扰,表现出诗人对将领的思念与对国家未来的希望,展现出深厚的爱国情怀。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在诗中不仅体现了自然的美,更蕴含了深刻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诗词测试:
诗中“将军久未还”的意思是什么?
诗中“清乐千门动”中的“千门”指的是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哪几个方面?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杨慎的《云中十二韵》和王昌龄的《出塞》进行比较。两首诗都涉及战争与将领,但杨慎更注重于国家的富强与将军的思念,而王昌龄则强调边疆的孤独与离愁,表现出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情感基调。
推荐书目:
以上资料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杨慎及其作品的价值与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