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05: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05:49
寒朝早起即事
作者: 杨慎 〔明代〕
篱头筚栗竞发,炉心榾柮通红。
煨香蹲鸱已熟,流澌冻醴方融。
小窗一梳新月,影在梅花树东。
在寒冷的清晨,篱笆边的栗树争相发芽,炉火中的木柴正燃烧得通红。香料已经煨熟,流动的冰酒也开始融化。小窗外新月刚刚梳理出一缕清辉,影子投在梅花树的东边。
此诗中没有特别明显的典故,但“梅花”作为象征坚韧和高洁的花卉,常出现在古诗词中,传达了诗人对高尚情操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杨慎(1488年-1559年),字用修,号升庵,明代文学家、诗人。他是“诗坛四大家”之一,以擅长古诗闻名,作品多涉及山水、田园生活,展现出清新自然的风格。
创作背景:诗作成于寒冬早晨,表现了诗人在清晨起床后的所见所感,展现了生活的细腻与温暖。
《寒朝早起即事》是一首描绘早晨景象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一个静谧而温暖的冬日早晨。首联“篱头筚栗竞发,炉心榾柮通红”,描绘了寒冷的环境中,生命的顽强与温暖的火焰,暗示着生活的希望与生机。接下来的“煨香蹲鸱已熟,流澌冻醴方融”,则通过美食与饮品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温馨的家庭氛围,仿佛能感受到温暖的气息。最后两句“小窗一梳新月,影在梅花树东”则通过新月与梅花的意象,传达了清晨的宁静与诗意,暗示着新的一天与新的希望。
整首诗采用了对偶与平仄的韵律,字句简练而意蕴深厚,既有生活的细腻观察,又有自然的哲理思考,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写寒晨的生活场景,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细腻感悟,传达了希望与温暖的情感基调。
诗词测试:
诗中“炉心榾柮通红”描写的是:
A. 树木
B. 火焰
C. 冰雪
“新月”在诗中象征:
A. 旧的结束
B. 新的开始
C. 冷漠
诗的情感基调主要表现为:
A. 忧伤
B. 希望与温暖
C. 幽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杨慎的《寒朝早起即事》更加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展现出一种温暖而宁静的家庭氛围。而李白的诗则更多地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情感基调较为沉重。两者在主题上均体现了对生活的思考,但表现手法和情感基调却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