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45: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45:49
水龙吟·经年不见书来
作者:洪瑹 〔宋代〕
经年不见书来,后期杳杳从谁问。柳英蜡小,柳枝金嫩,艳阳春近。罗幕风柔,泛红浮绿,连朝花信。念平生多少,情条恨叶,镇长使芳心困。可是风流薄命。镜台前松松蝉鬓。茜桃凝粉,薰兰涨腻,翠愁红损。纵使归来,灯前月下,恐难相认。卷重帘憔悴,残妆泪洗,把罗襟搵。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失去联系的朋友或爱人的思念与惆怅。多年未见,音信全无,心中不免感到孤独与无奈。春天的气息渐渐浓厚,窗外的柳枝嫩绿,似乎在提醒着他岁月的流逝。思念的情感交织着对往昔的回忆,然而此刻心中却充满了无尽的遗憾与愁苦。即使重逢,也难以相认,种种感慨尽在不言中,映照出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洪瑹,字仲明,南宋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以其词作而著称,风格细腻柔和,常表达细腻的情感与思考。
《水龙吟·经年不见书来》创作于一个充满思念的时刻,可能是因为长时间未见的朋友或爱人,诗人借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个人的情感,体现出深深的惆怅与失落。
这首《水龙吟》展现了洪瑹细腻的情感与精致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失去的人或事的深切怀念。开篇“经年不见书来”,即点明了情感的孤独与无奈,后面的描写则是春天的到来与生命的复苏,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这种对比不仅仅是四季的交替,更是情感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柳英蜡小,柳枝金嫩”以柳树的细腻与春天的生机来衬托作者内心的柔软与脆弱;而“念平生多少,情条恨叶”则是情感的直接流露,恨与情交织,无法解脱。后面的描写如“镜台前松松蝉鬓”,通过女性的梳妆场景,进一步深化了孤独感和对往昔的追忆。
整首词在意象上极具层次,情感上更是深邃,最后的“纵使归来,灯前月下,恐难相认”更是将思念与时间的无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无奈。
整首词围绕思念、孤独与时间的无情展开,表达了对失去联系者的深切怀念与惆怅,展现出作者脆弱而细腻的内心世界。
这首诗的主要情感是?
A. 喜悦
B. 思念
C. 愤怒
诗中“柳英蜡小”的意思是?
A. 柳芽很小
B. 柳树很高
C. 柳树结果
“纵使归来,灯前月下,恐难相认”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期待重逢
B. 对未来的希望
C. 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可以将洪瑹的《水龙吟》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比较,分析两位女词人在表达思念和情感上的不同风格与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