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14: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14:42
原文展示:
深井桐乌起,尚复牵清水。
未盥邵陵王,瓶中弄长翠。
新城安乐宫,宫如凤凰翅。
歌回蜡版鸣,大绾提壶使。
绿繁悲水曲,茱萸别秋子。
白话文翻译:
深深的井中,乌桐树影摇曳,仿佛在牵引清澈的水流。
尚未洗手的邵陵王,在瓶中戏弄着长长的翠绿。
新建的安乐宫,犹如凤凰的翅膀般华丽。
歌声绕梁,蜡版上回响,整齐的提壶人正在忙碌。
绿意盎然中,水曲流淌,茱萸花儿却在秋天分别。
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贺(790年—816年),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因其清新而富有想象力的诗风而被称为“诗鬼”。他的一生短暂,创作多集中于感情和人生的主题,作品中常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感慨。
创作背景:
《相和歌辞·安乐宫》作于李贺晚年,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失落之际,诗中通过描绘安乐宫的华美,反映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安乐宫的描绘,展现了唐代宫廷的奢华与美丽,诗人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开头的“深井桐乌起”立即带我们进入一个宁静而清新的环境,接着“尚复牵清水”则进一步渲染了清澈的水流与自然的和谐。诗中对王室生活的描绘,如“未盥邵陵王”,不仅表现出一种奢华的生活方式,也隐含着对权贵生活的讽刺与批判。
“新城安乐宫”与“宫如凤凰翅”的对比,展现了建筑的华丽与生命的脆弱。最后两句“绿繁悲水曲,茱萸别秋子”则转向了自然的变化与生命的无常,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整首诗在享受美的同时,也在思考人生的意义,体现了李贺诗歌中常见的对美与丑、欢与愁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奢华的宫廷生活,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隐含着对权贵生活的批判,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自然变化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李贺的《相和歌辞·安乐宫》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A. 乡村生活
B. 宫廷奢华
C. 战斗场景
“宫如凤凰翅”中的“凤凰”象征什么?
A. 吉祥与美丽
B. 战争与死亡
C. 贫穷与困苦
诗中提到的“茱萸”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思念与离别
C. 恐惧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以上内容为《相和歌辞·安乐宫》的详细分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