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2:10: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10:23
茧庵吾自名,所喜以吾息。
一丝出巧心,口眼费经画。
无畏亦无累,丰俭随人力。
时时携妻子,杯酒纵酣适。
家人献歌舞,宾友杂嘲剧。
此意少人解,此庇无终极。
曹瞒四陵前,作伎竟何益。
刘伶坟上土,谁与酒浇滴。
高堂岂不好,要自非吾宅。
王侯与氓隶,万古一枯腊。
自营自落之,讵敢当达识。
有酒更频来,宽作十年客。
我称自己的居所为“茧庵”,因为我喜欢在这里安静地生活。
一丝一毫的情思来自我的巧妙心思,嘴里说的和眼中所见也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我无所畏惧,也没有负担,生活的丰俭随个人的力量而定。
我常常带着妻儿,举杯畅饮,尽情享受。
家人给我献上歌舞,宾朋之间嬉笑打趣。
然而,这样的情趣很少有人能够理解,这样的庇护似乎也没有尽头。
曹操在四陵前的表演,究竟有什么益处呢?
刘伶的坟墓上,谁能为他浇酒呢?
高堂大屋难道不好吗?可那并不是我的家。
王侯和普通百姓,万古以来都是一成不变的枯燥。
我自给自足,随意生活,怎敢妄言有深刻的见解?
既然有酒,不妨多来,宽宽心做十年的客人。
姜特立(约931—1010),字子明,号茧庵,南宋时期的诗人。其诗以清新、自然为特色,常描写隐逸生活,表达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此诗创作于姜特立隐居生活期间,表达了他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际关系的思考。诗中反映了对当时社会繁华与世俗的批判,同时抒发了对隐逸生活的喜爱。
《茧庵·落成》是一首表达个人隐逸生活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理解与感悟。诗的开篇便以“茧庵吾自名”点明了主题,茧庵象征着一种隐逸的生活状态。诗中的“无畏亦无累”显示了作者对生活态度的洒脱,强调了生活的丰俭可以随人力而定,这种随意的生活态度反映了作者对于物质和精神的深刻思考。
诗中多处提及家庭和朋友,表达了与亲友共饮、共乐的温馨场景,体现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然而,随着诗意的发展,诗人又对世俗的嘲讽和哀叹逐渐浮现,尤其是提到曹操和刘伶的典故,表明了对历史人物的思考和对现实的无奈。
整体来看,诗歌通过对生活的辩证思考,展现了作者对内心世界的追求,以及对世俗的超然态度。作品在清新自然中,带着一丝淡淡的忧伤,反映出诗人对人生哲学的深切思考。
茧庵吾自名,所喜以吾息。
一丝出巧心,口眼费经画。
无畏亦无累,丰俭随人力。
时时携妻子,杯酒纵酣适。
家人献歌舞,宾友杂嘲剧。
此意少人解,此庇无终极。
曹瞒四陵前,作伎竟何益。
刘伶坟上土,谁与酒浇滴。
高堂岂不好,要自非吾宅。
王侯与氓隶,万古一枯腊。
自营自落之,讵敢当达识。
有酒更频来,宽作十年客。
整首诗的主题集中在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的批判。通过对家庭、朋友、历史人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哲学思考,表现出一种洒脱而又略带忧伤的生活态度。
诗人所称的“茧庵”象征什么?
对于生活的态度,诗人如何表达?
诗中提到的“曹瞒四陵前”意在表达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