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卜算子(用坡仙韵)

《卜算子(用坡仙韵)》

时间: 2025-05-07 17:02:54

诗句

凡桂一枝芳,陡觉秋容静。

月里人间总一般,共此扶疏影。

枕畔忽闻香,夜半还思省。

争奈_娥不嫁人,寂寞孤衾冷。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7:02:54

原文展示:

卜算子(用坡仙韵)
作者: 姜特立 〔宋代〕

凡桂一枝芳,陡觉秋容静。
月里人间总一般,共此扶疏影。
枕畔忽闻香,夜半还思省。
争奈娥不嫁人,寂寞孤衾冷。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开头提到一枝桂花的香气,让人感受到秋天的宁静。月光下,世人都在共享这桂影的美丽。半夜时分,枕边忽然闻到香气,令我在夜深人静时又想起那位嫦娥。可惜她不愿嫁人,我只能孤独地在冷清的被窝里辗转反侧。


注释:

  • 凡桂:指普通的桂花,象征着香气和秋天的气息。
  • 陡觉:突然感觉。
  • 扶疏影:指桂树的影子。
  • 枕畔:枕边。
  • 思省:思念并想起。
  • 争奈:可惜、无奈。
  • :指嫦娥,传说中的月宫仙子。
  • 孤衾冷:形容孤单而寒冷的被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姜特立,字宪之,号梅溪,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词作,尤其以婉约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常用自然景物抒发内心的孤独与思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写桂花和月光,表达对爱情的向往与对孤独的感慨,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情感困境。


诗歌鉴赏:

《卜算子》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词,通过桂花的香气与秋天的宁静,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氛围。词中利用了“月里人间”的意象,将人间的美景与月色相结合,展现出一种人我合一的美好画面,然而这种美好却因嫦娥的不嫁而显得格外孤寂。诗人通过“枕畔忽闻香”的细腻描写,传递出夜深人静时的思念与寂寞。整首词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爱情的渴望,具有强烈的情感共鸣。词中每一个细节都渗透着一种浓厚的感伤,仿佛在告诉我们:美好的事物总是伴随着遗憾,孤独的心灵在寂静的夜晚愈加显得脆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凡桂一枝芳:桂花的香气弥漫,营造了一个秋天的气氛。
  2. 陡觉秋容静:在这香气中,突然感受到秋天的宁静与肃穆。
  3. 月里人间总一般:月光下,人与自然的美景融为一体。
  4. 共此扶疏影:共同欣赏桂花的优美影子。
  5. 枕畔忽闻香:夜里在枕边忽然闻到桂香,令人思绪万千。
  6. 夜半还思省:在深夜时分,回忆起自己心中那份无法实现的爱。
  7. 争奈娥不嫁人:可惜美丽的嫦娥选择了孤独。
  8. 寂寞孤衾冷:表达了作者在孤单中感受到的冷清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桂花比作孤独的思念,传达出情感的深邃。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 对仗:词句对称,增强了词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着孤独与思念的主题,通过自然景物反映内心情感,表现了对爱情的渴望和对孤独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桂花:象征着美好与孤独,代表着心中的思念。
  2. 月光:象征理想与渴望,增添了诗歌的浪漫气氛。
  3. 枕畔:象征着心灵的安宁与思绪的波动。
  4. 嫦娥:代表着遥不可及的爱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词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姜特立
    • D. 白居易
  2. 词中提到的“娥”指的是谁?

    • A. 西施
    • B. 嫦娥
    • C. 王嫱
    • D. 李清照
  3. 诗中提到的“孤衾冷”是指什么?

    • A. 温暖的被子
    • B. 寂寞的被子
    • C. 漂亮的被子
    • D. 旧的被子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同样以月为意象,表现思念之情,但更侧重于兄弟情。
  • 《静夜思》:通过月光引发对故乡的思念,与姜特立的孤独情感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古诗词选读》

相关查询

秋夜不寐偶忆故山风物率尔成篇 其一 秋晚途次 秋晚郊居 春晴 洛阳道 宫怨 三游巾子山寺感述 再游巾子山寺 宫怨 送李衡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金字旁的字 殊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国破家亡 五马渡 缶字旁的字 雝室 不绝如线 信口胡言 鹿字旁的字 韬光敛彩 秃鹙 水字旁的字 诡挟 谷字旁的字 劫犯 浮云惊龙 们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