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雨晴登楼

《雨晴登楼》

时间: 2025-05-09 08:53:06

诗句

自从南北避胡尘,怀抱衰残不复新。

万里家乡常入梦,一帘风雨最关春。

红疏绿暗能伤客,江静山明却慰人。

老去也知登览倦,闭门僵卧动经旬。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8:53:06

原文展示:

自从南北避胡尘,
怀抱衰残不复新。
万里家乡常入梦,
一帘风雨最关春。
红疏绿暗能伤客,
江静山明却慰人。
老去也知登览倦,
闭门僵卧动经旬。

白话文翻译:

自从南北避开胡人的战乱,
心怀衰老和残缺,再也无法焕发新生。
梦中常常回到万里之外的故乡,
一帘风雨最能触动春天的情怀。
繁花似锦的红色和绿色能伤害游子,
而宁静的江水和明亮的山景却能安慰人心。
年纪渐长,知道登高望远已感疲倦,
于是闭门独卧,几乎动不了,过了好几天。

注释:

  • 胡尘:指北方胡人入侵带来的战乱和动荡。
  • 衰残:指身体或精神的衰老与残缺。
  • 万里家乡:指遥远的故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 帘风雨:指窗外的风雨,象征春天的多变和无常。
  • 红疏绿暗:形容繁花似锦的景象,暗示游子的孤独和伤感。
  • 江静山明:形容清澈的江水和明亮的山景,给人以安慰。
  • 登览倦:指对登高远望的厌倦,表现了对人生的疲惫感。
  • 闭门僵卧:形容久居室内,懒于活动,表现了老年人的无奈。

典故解析:

此诗并没有具体的历史典故,但“南北避胡尘”提及的背景,反映了宋代时期北方的战乱对南方人生活的影响,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和家乡的忧虑与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致虚,宋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期,他的作品常常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时局的感慨。他的诗风细腻,情感真挚,常通过自然景象抒发内心情怀。

创作背景:

《雨晴登楼》创作于诗人晚年,时局多变,社会动荡,诗人身处南方,常常思念北方的故乡,诗中流露出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雨晴登楼》是一首抒情诗,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开篇提到“南北避胡尘”,直接点明了历史背景,表明诗人因战乱而远离故乡,借此引入对故土的思念。接下来的“怀抱衰残不复新”则反映了诗人对自己衰老的无奈,恰如其分地道出了年岁渐长后人们对生命的感慨。

“万里家乡常入梦”一句,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尽管身处异乡,故乡的影像时常在梦中闪现,令人感到无比惆怅。而“一帘风雨最关春”则通过自然景象进一步深化了情感,风雨象征着生命的波折,春天则暗示着希望与重生,然而现实却是无常的。

后面的“红疏绿暗能伤客”与“江静山明却慰人”形成鲜明对比,前者传达了在异乡的孤独与伤感,后者则体现了自然的宁静与安抚,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最后两句“老去也知登览倦,闭门僵卧动经旬”则是对生老病死的无奈接受,诗人虽有登高望远的欲望,但身体的疲惫与心灵的无奈使他选择了闭门独卧,感叹岁月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与对生活的反思,展现了宋代士人的情怀与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自从南北避胡尘:自从为了躲避胡人的战乱,南北分隔。
  2. 怀抱衰残不复新:心中充满了衰老与残缺,再也无法焕发青春。
  3. 万里家乡常入梦:遥远的故乡常常在梦中出现。
  4. 一帘风雨最关春:窗外的风雨最能触动春天的情感。
  5. 红疏绿暗能伤客:繁花似锦的景象却能伤害游子。
  6. 江静山明却慰人:宁静的江水与明亮的山景却能安慰人心。
  7. 老去也知登览倦:年纪渐长,知道登高望远已感到疲倦。
  8. 闭门僵卧动经旬:于是闭门独卧,几乎动不了,时间已过去好几天。

修辞手法:

  • 比喻:用“万里家乡”比喻对故乡的思念。
  • 对比:通过“红疏绿暗”与“江静山明”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内心的挣扎与安慰。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人的情感,如“风雨最关春”,表现出自然与人的情感共鸣。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传递出一种深远的孤独感和对生命流逝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胡尘:象征着战乱与动荡。
  2. :象征着希望与生命的重生。
  3. 红疏绿暗:象征着繁华与孤独。
  4. 江静山明:象征着自然的宁静与安慰。

这些意象在诗中相互交织,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也有对生活的无奈接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胡尘”指的是什么?

    • A. 战乱
    • B. 自然灾害
    • C. 经济问题
  2. 诗人对故乡的情感是怎样的?

    • A. 忘记
    • B. 怀念
    • C. 恨
  3. “江静山明却慰人”中“江静山明”传达了什么情感?

    • A. 忧伤
    • B. 安慰
    • C. 恐惧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诗词对比:

  • 《静夜思》《雨晴登楼》:两首诗均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静夜思》更具直接的情感表达,而《雨晴登楼》则通过自然景象与人生感悟相结合,展现了更为复杂的情感。

粗略解读:

李白的《静夜思》以简单直白的方式表达思乡之情,而范致虚的《雨晴登楼》则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反思,展现了对生活的感慨与对故乡的深情怀念,反映出两位诗人在情感表达上的差异与风格上的独特。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宋诗词选》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雨晴登楼》这首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贺新郎·赋琵琶 贺新郎 临江仙 水调歌头 其七 舟次扬州和人韵 菩萨蛮(重到云岩戏徐斯远) 偶题 踏莎行·弄影阑干 水调歌头(自湖北漕移湖南,总领王、赵守置酒南楼,席上留别) 南乡子·好个主人家 定风波 三山送卢国华提刑,约上元重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后的成语 探骊得珠 一锅粥 荫第 无字旁的字 斤字旁的字 因循苟且 同字框的字 圹僚 目瞪口歪 称王称伯 宦意 迵同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角字旁的字 缶字旁的字 百般无赖 包含汤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