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7:00: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00:59
原文展示: 召伯湖千顷,鸣榔处处闻。沙痕随岸尽,帆影隔堤分。雾重湿如雨,鸦多飞作云。联吟兴不减,把酒话斜曛。
白话文翻译: 召伯湖广阔无垠,千顷水面波光粼粼,渔船的敲击声随处可闻。沙滩的痕迹随着岸边逐渐消失,帆船的影子被堤坝隔开。浓雾重重,湿润得如同细雨,乌鸦成群,飞翔时宛如一片乌云。我们联诗的兴致不减,边饮酒边谈论着夕阳的余晖。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邓廷桢,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窥见其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深沉情感。此诗描绘了召伯湖的壮丽景色,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与友人共赏的愉悦心情。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诗人游览召伯湖时,被湖光山色所吸引,与友人共赏美景,饮酒作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召伯湖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湖面的广阔、渔船的繁忙、沙滩的静谧、帆船的悠扬、雾气的朦胧和乌鸦的活跃。诗中“鸣榔处处闻”和“帆影隔堤分”生动地勾勒出了湖上的生活场景,而“雾重湿如雨”和“鸦多飞作云”则增添了诗意的朦胧美。最后两句“联吟兴不减,把酒话斜曛”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留恋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诗词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召伯湖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鸣榔处处闻”描述的是什么声音? A. 渔船的敲击声 B. 鸟鸣声 C. 风声 答案:A
“雾重湿如雨”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答案:A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美景的留恋 B. 对友情的珍视 C. 对自然的敬畏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其他描写湖光山色的诗作,如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
诗词对比: 可以与杜甫的《登高》进行对比,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情感和风格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