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29: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29:50
西江月(题墨水仙) 缥缈波明洛浦,依稀玉立湘皋。独将兰蕙入离骚。不识山中瑶草。月照英翘楚楚,江空醉魄陶陶。犹疑颜色尚清高。一笑出门春老。
在清澈的洛水旁,波光闪烁,远处似有一株玉立的水仙花。独自将兰花和蕙草带入《离骚》中,却不知道山中还有瑶草。明月照耀着花英,空荡的江面让我陶醉,心神恍惚。仿佛怀疑这盛开的颜色依旧是那样的清高。一笑而出,春天似乎已然老去。
张炎(约1055—1126),宋代词人,字伯琮,号白云,出生于浙江,后任职于朝廷,因其词风清新婉约,深受当时文人的推崇。
《西江月(题墨水仙)》是在张炎的一次游历中所作,作者在洛水旁看到盛开的水仙,感慨生命的短暂与美丽的对比,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惋惜。
这首《西江月》通过描绘水仙花的美丽与环境的清幽,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事物短暂生命的感慨。开头两句“缥缈波明洛浦,依稀玉立湘皋”描绘了清澈的水面和水仙花的优雅身姿,给人一种轻盈脱俗的感觉。诗人接着提到“独将兰蕙入离骚”,在这句中,兰和蕙象征着高尚的品德,与屈原的《离骚》相结合,表现了对理想与自我价值的追求。然而,诗人又自嘲道“不识山中瑶草”,表现出一种自我反思和对现实的无奈。
随着月光洒下,诗人感受到了一种醉意,“月照英翘楚楚,江空醉魄陶陶”,这一句通过月光和江水的映照,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迷离的氛围,诗人在此刻完全沉浸在自然的美好中。然而,最后两句“犹疑颜色尚清高,一笑出门春老”,则将这份美丽与清高与时光的流逝联系在一起,令人感到一丝惆怅。整首诗通过对水仙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内心深处对美的追求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命的追求,对清高品质的向往,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反思。
诗中提到的“兰蕙”象征什么?
A. 高洁的品德
B. 友情
C. 财富
D. 权力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喜
B. 惆怅
C. 愤怒
D. 忧伤
“缥缈波明洛浦”中的“缥缈”意指什么?
A. 清晰
B. 轻盈虚幻
C. 深沉
D. 冷漠
比较张炎的《西江月》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但张炎更侧重于自然与时光流逝的感慨,而李清照则更侧重于个人情感与生活的感悟。两者在意象的运用和情感的表达上各具特色,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