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49: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49:22
金英寂寞为谁开,底许清香鼻观来。
篱下先生时得醉,余风千载出尘埃。
这朵金色的菊花开得寂寞,不知是为了谁而盛开?那清香又怎会吸引到谁的鼻子来呢?在篱笆下的先生,偶尔也会喝得酩酊大醉,而那余留下的风,已在千年的时光中超然脱俗。
这首诗虽无明显的典故,但可以与中国古代文人隐士的生活方式相联系,隐士往往与自然相伴,寄情于花草,表达内心的孤寂与对世俗的超然。
这首诗通过菊花的描绘,传达了深刻的孤独感与对清雅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通过“金英寂寞”为谁开的设问,引发读者对存在意义的思考,菊花虽美,却在孤寂中绽放,似乎在质问世人对美的忽视。接下来的“底许清香鼻观来”,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孤独,仿佛菊花的清香无人问津,揭示出一种被社会遗忘的悲凉感。随后,诗人以“篱下先生时得醉”描绘了一个隐士的形象,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逃避与对自然的沉醉,体现了隐士生活的洒脱与不羁。最后一句“余风千载出尘埃”则是对时间的感慨,隐喻着即使在漫长的岁月中,真正的美与清雅依然存在,超脱于尘世喧嚣之上。整首诗在意象上运用了菊花的孤独、隐士的醉态、时间的流逝等元素,展现出诗人对人生哲学的深刻思考与对自然的敏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孤独之美与超然的生活态度,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