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黄菊二十首

《黄菊二十首》

时间: 2025-04-30 05:40:59

诗句

东篱黄菊为谁香,不学群葩附艳阳。

直待素秋霜色里,自甘深处作孤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40:59

原文展示:

东篱黄菊为谁香,不学群葩附艳阳。
直待素秋霜色里,自甘深处作孤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述了东篱边的黄菊花,散发着独特的香气,作者并不愿意像那些争奇斗艳的花朵一样迎合阳光,而是希望在素雅的秋霜色中,甘愿在深处做一朵孤芳自赏的菊花。

注释:

字词注释:

  • 东篱:指东边的篱笆,古代文人常在此处吟诗玩乐。
  • 黄菊:黄色的菊花,象征着高洁和孤傲。
  • 群葩:指众多花卉,形容那些争奇斗艳的花。
  • 素秋霜色:素雅的秋天霜色,象征着冷清的秋冬季节。
  • 孤芳:独自芬芳,形容不与群花争艳,保持独特的品格。

典故解析:

  • 菊花常被赋予高洁的象征,尤其在《诗经》中提到的“采菊东篱下”,代表了隐逸的生活和志趣的高远。
  • “孤芳自赏”出自古代文人对自我价值的追求,代表一种不随波逐流的精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史铸,字君贞,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咏菊为主题而著称,文章风格清新脱俗,崇尚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秋季,正值菊花盛开的时节,诗人通过黄菊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淡泊,反映了当时文人追求清高自赏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写黄菊,传达了诗人对孤独与高洁品格的追求。开头的“东篱黄菊为谁香”引人入胜,设问的方式让人思考菊花的香气是为谁而存在。接着“群葩附艳阳”,诗人借用对比,表明他不愿意像其他的花那样追求名利和热闹,而是选择在秋霜中自甘深处,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超脱。这种选择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坚定和独立,令人感受到一种清雅的孤芳自赏之美。

整首诗以菊花为主旨,展现了诗人的品格与理想,强调了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保持自我,保持独立思考的重要性。菊花代表的不仅是自然的美,更是精神的追求,诗人通过这幅画面,传达了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东篱黄菊为谁香”:东篱边的黄菊花香气四溢,为谁而盛开?
  2. “不学群葩附艳阳”:我不愿意像那些花儿那样依附于阳光,追求热闹与繁华。
  3. “直待素秋霜色里”:我只愿在素雅的秋天霜色中安静地绽放。
  4. “自甘深处作孤芳”:甘愿在深处做一朵孤独而芬芳的花。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群葩”与“孤芳”的对比,突显了诗人对自我价值的坚持。
  • 设问:开头的设问引起读者的思考,使主题更加鲜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追求独立、自我价值的体现,强调在纷扰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高洁和独立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菊:象征高洁、孤独的美。
  • 东篱:自然与诗意的结合,代表一种隐逸生活。
  • 素秋霜色:象征清冷、高洁的秋季,暗含菊花的生长环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东篱黄菊为谁香”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迎合众人
    • B. 独自芬芳
    • C. 迷失自我
    • 答案:B
  2. 诗人选择不学“群葩”的原因是什么?

    • A. 想要争艳
    • B. 追求独特
    • C. 渴望热闹
    • 答案:B
  3. “自甘深处作孤芳”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态?

    • A. 寂寞
    • B. 自我欣赏
    • C. 无所谓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同样追求隐逸与自然的诗作。
  • 王维《鹿柴》:体现自然之美与诗人内心的宁静。

诗词对比:

  • 史铸与陶渊明的风格相似,均强调自然与内心的和谐,但史铸更侧重于孤独与高洁的个体追求,而陶渊明则更加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典诗词选读》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牧马山道中 虎丘六绝句·方丈南窗 缲丝行 病起初见宾僚,时上疏丐未抱陆务观云︰春初 题径山凌霄庵 浙东舟中 晚春田园杂兴 次韵袁起岩常熟道中三绝句 大风 插秧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朝夕不保 递兴递废 口字旁的字 劳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气字旁的字 三十六陂 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干名犯义 瓜字旁的字 釆字旁的字 斗鸡走犬 谥号 石字旁的字 一瓢 森爽 予夺生杀 殷开头的成语 雷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