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8:47: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8:47:52
《对雪寄崔仲裕》
作者: 陈洎 〔宋代〕
夺鹤韬霞势渐浓,
卷帘庭馆好支筇。
乘查路阔寒凝冻,
种玉畦平晓被封。
天上瑶宫当月圃,
海中银阙耸鳌峰。
思君不得同吟赏,
知在旗亭第几重。
在白雪皑皑的冬日,霞光渐浓,仿佛夺走了仙鹤的踪影;
打开窗帘,庭院中一片宁静,正适合我独自支起拐杖,漫步轻游。
踏上宽阔的道路,寒气凝结,冰冻的土地上显得格外苍凉;
清晨的玉畦,银白的雪被覆盖,宛如覆盖着一层洁白的绒毯。
天上的瑶宫似乎就在月光下的园圃旁,
海中的银阙拔地而起,宛如耸立在鳌峰之上。
思念你的心情无法与君同吟赏这美景,
不知你此时正处于旗亭的第几层楼阁。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洎,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情感细腻,擅长抒情诗。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北宋时期,正值寒冬,诗人借雪景寄情于友人崔仲裕,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对雪寄崔仲裕》是一首典型的宋代抒情诗,通过对雪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友人的深切思念。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日的宁静与美丽,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变化。首联“夺鹤韬霞势渐浓”以“夺鹤”的意象引入,形象地展现出雪花飞舞的景象,仿佛连神仙也被这美丽的景色所吸引。接下来的几句以“卷帘庭馆好支筇”表达了诗人独自欣赏雪景的静谧与淡泊。
全诗的情感层次分明,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友人的思念。诗的最后两句“思君不得同吟赏,知在旗亭第几重”则是情感的高潮,诗人对友人的思念愈发强烈,表现出一种孤独的惆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彰显了宋代诗人对自然与情感的深刻理解和细腻的表达能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雪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孤独的情感,展现了自然与人情的交融,体现了宋代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夺鹤韬霞”中的“夺鹤”意思是?
诗中提到的“玉畦”是指什么?
诗人在最后一联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为《对雪寄崔仲裕》的全面分析与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与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