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4:11: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4:11:18
水调歌头 其三 寿王汝良
作者: 刘过 〔宋代〕
文采汉机轴,人物晋风流。
丈夫有此,便可谈笑觅封侯。
试问湘南水石,今古阅人多矣,
曾见此公不。
名姓出天上,声誉塞南州。
斩楼兰,擒颉利,志须酬。
青衫何事,犹在楚尾与吴头。
闻道长安灞水,尽是三槐风月,
好奉板舆游。
此曲为君寿,为我唤歌喉。
这首诗描绘了汉代的文采风流与晋代的英雄气概。若有这样的才能,便可以轻松地谈笑间寻求封侯的机会。请问湘南的水石,历史上见过的人如此之多,是否见过这位名声显赫的人呢?他的名字似乎来自天上,声誉传遍了南方。斩杀了楼兰,捕获了颉利,他的志向必然要得到回报。为何青衫还在楚国的尾巴与吴国的头上?听说长安的灞水边,尽是三槐的风月景致,真希望能乘着车舟游玩其中。这首曲子是为您祝寿,同时也是在唤醒我自己的歌喉。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过是宋代著名的词人,以其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历史人物与壮丽景观,情感真挚深沉。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代,时代背景下,文人们常常以诗歌来表达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对理想的追求,同时也是对现实政治的反思。
这首《水调歌头 其三 寿王汝良》以豪放的笔调描绘了历史人物的风采和文人的理想。诗中充满了对英雄人物的钦佩,展现了士人的壮志与抱负。诗人用“文采汉机轴,人物晋风流”开篇,直接点出诗人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接着通过对湘南水石的提问,反映出人们对历史人物的追寻与渴望。刘过在诗中提及的“斩楼兰,擒颉利”,不仅是对古英雄事迹的追忆,更是对当代士人志向的激励。
整首诗在形式上运用对仗工整,情感上层层推进,逐渐引向对长安风月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同时,诗句中透露出对寿王汝良的祝寿之意,既有对历史的敬仰,也有对当下生活的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古代英雄人物的崇敬,以及对当下生活的渴望与向往,体现了士人追求理想与现实生活的矛盾。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刘过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诗中提到的“楼兰”代表什么?
A. 友好国家
B. 敌对势力
C. 文化象征
D. 自然景观
诗中“青衫”指代什么?
A. 农民
B. 文人
C. 武士
D. 商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是对《水调歌头 其三 寿王汝良》的详细分析和解读,希望能帮助你更深入地理解这首诗的魅力与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