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05: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05:52
题崔悫画白鹭伺龟
作者: 张镃 〔宋代〕
能言元绪已失计,
潜来公子尤多机。
藏头壳里勿自暴,
曳尾泥中胡不归。
这首诗表达了对白鹭伺龟情景的思考。诗中提到,能言善辩的本事已经失去了,而聪明的公子却仍然在寻找机会。白鹭藏在壳里不要轻易显露自己,尾巴拖在泥中又为何不返回呢?
张镃,字子厚,号文渊,宋代诗人,以其清新婉约的诗风闻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表达内心情感。他的诗歌常常蕴含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思考。
此诗创作于张镃的艺术生涯中,可能受到当时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的影响。诗中描绘的白鹭伺龟的场景,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观察,以及对智慧与隐忍的思考。
《题崔悫画白鹭伺龟》是一首通过描绘白鹭的静谧和耐心来隐喻人生哲理的诗作。诗中运用了拟人手法,将白鹭描绘成一个具有智慧和沉默的观察者,似乎在暗示人们在复杂的社会中应当保持冷静,善于思考。白鹭的伺候不仅是对龟的捕食行为,更是对机遇的把握。
整首诗从开头的“能言元绪已失计”引入,表现了诗人对时局的感慨,也反映出一种无奈与失落。接下来的“潜来公子尤多机”则是对聪明才子的一种肯定,暗示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聪明的人往往能够找到机会。最后两句“藏头壳里勿自暴,曳尾泥中胡不归”则是对隐忍与归属的思考,提醒人们在喧嚣中要学会隐藏自己,待时而动。
整首诗探讨了智慧与隐忍的关系,强调在社会浮躁的环境中,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智慧的重要性。
诗中“能言元绪已失计”指的是:
a) 对过去聪明才智的感慨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他人的指责
“曳尾泥中胡不归”中的“胡”是指:
a) 何
b) 何必
c) 何时
诗中提到的“公子”主要是指:
a) 普通人
b) 有才华的年轻人
c) 老年人
答案: 1.a;2.a;3.b
可以将张镃的《题崔悫画白鹭伺龟》与李白的《庐山谣》进行对比,分析两者在意象、情感表达上的异同。张镃的诗更注重内心的思考与隐忍,而李白则更强调自然的壮丽和个人的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