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题崔悫画白鹭伺龟

《题崔悫画白鹭伺龟》

时间: 2025-05-01 05:05:52

诗句

能言元绪已失计,潜来公子尤多机。

藏头壳里勿自暴,曳尾泥中胡不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05:52

原文展示:

题崔悫画白鹭伺龟
作者: 张镃 〔宋代〕

能言元绪已失计,
潜来公子尤多机。
藏头壳里勿自暴,
曳尾泥中胡不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白鹭伺龟情景的思考。诗中提到,能言善辩的本事已经失去了,而聪明的公子却仍然在寻找机会。白鹭藏在壳里不要轻易显露自己,尾巴拖在泥中又为何不返回呢?

注释:

  • 能言元绪:能言善辩的才能,元绪指的是最初的缘由或情感。
  • 潜来:悄悄地来到,隐秘的行动。
  • 公子:指有才华的年轻人,通常是指出身高贵、知识渊博的青年。
  • 藏头壳里:比喻隐藏自己的本领或才华。
  • 曳尾泥中:比喻在低下的环境中徘徊,失去方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镃,字子厚,号文渊,宋代诗人,以其清新婉约的诗风闻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表达内心情感。他的诗歌常常蕴含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张镃的艺术生涯中,可能受到当时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的影响。诗中描绘的白鹭伺龟的场景,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观察,以及对智慧与隐忍的思考。

诗歌鉴赏:

《题崔悫画白鹭伺龟》是一首通过描绘白鹭的静谧和耐心来隐喻人生哲理的诗作。诗中运用了拟人手法,将白鹭描绘成一个具有智慧和沉默的观察者,似乎在暗示人们在复杂的社会中应当保持冷静,善于思考。白鹭的伺候不仅是对龟的捕食行为,更是对机遇的把握。

整首诗从开头的“能言元绪已失计”引入,表现了诗人对时局的感慨,也反映出一种无奈与失落。接下来的“潜来公子尤多机”则是对聪明才子的一种肯定,暗示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聪明的人往往能够找到机会。最后两句“藏头壳里勿自暴,曳尾泥中胡不归”则是对隐忍与归属的思考,提醒人们在喧嚣中要学会隐藏自己,待时而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能言元绪已失计:表达对过去聪明才智的感慨,认为这些能力在现实中没有发挥作用。
  2. 潜来公子尤多机:在复杂的环境中,仍然有聪明的人在寻找机会。
  3. 藏头壳里勿自暴:劝诫人们要学会隐藏自己的才能,不要急于表现。
  4. 曳尾泥中胡不归:反思在生活的泥潭中,为什么不选择回归本心。

修辞手法:

  • 拟人:将白鹭赋予了人类的思考与决策能力。
  • 比喻:用白鹭与龟的关系比喻人与机遇的关系。
  • 对仗:上下句对称结构,使得全诗更具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智慧与隐忍的关系,强调在社会浮躁的环境中,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智慧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鹭:象征着智慧、冷静与优雅。
  • :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长寿与智慧的象征。
  • 泥中:暗示生活的复杂与困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能言元绪已失计”指的是: a) 对过去聪明才智的感慨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他人的指责

  2. “曳尾泥中胡不归”中的“胡”是指: a) 何
    b) 何必
    c) 何时

  3. 诗中提到的“公子”主要是指: a) 普通人
    b) 有才华的年轻人
    c) 老年人

答案: 1.a;2.a;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可以将张镃的《题崔悫画白鹭伺龟》与李白的《庐山谣》进行对比,分析两者在意象、情感表达上的异同。张镃的诗更注重内心的思考与隐忍,而李白则更强调自然的壮丽和个人的豪情。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曲的艺术特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辛酉重九日舟中赋示泽人 谢薛总干惠茶盏 题愚溪堂 永州书怀 鼕鼕鼓 访僧居 渔者 分题得渔村晚照 题赵运管吟篷 送翁诚之赴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胶加 银花 包含怯的成语 食字旁的字 随时制宜 进种 雷鸣瓦釜 豕字旁的字 强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卝字旁的字 誓刃 淆惑视听 妩丽 手字旁的字 尖嘴缩腮 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蚊的成语 裁书叙心 豆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