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次韵嘲落梅代梅答二绝

《次韵嘲落梅代梅答二绝》

时间: 2025-05-07 15:56:28

诗句

吹开吹落本无心,万物自秋还自春。

若把穠花校枯寂,本无诸妄亦无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5:56:28

原文展示:

次韵嘲落梅代梅答二绝
作者: 李流谦 〔宋代〕

吹开吹落本无心,
万物自秋还自春。
若把穠花校枯寂,
本无诸妄亦无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然无心的变化的感慨。开花和落花都是无意识的过程,万物在秋天凋零后又会在春天复苏。如果将娇艳的花朵与枯寂的状态相较量,实际上也没有什么妄想和真实的分别。

注释:

字词注释:

  • 吹开吹落:指风吹使花朵开放和凋落,强调自然的无心。
  • 万物自秋还自春:指万物在经历秋天的凋零后,又在春天复苏,体现了自然的循环。
  • 穠花:指鲜艳的花朵。
  • :比较。
  • 枯寂:干枯和寂静的状态。
  • 诸妄:各种妄想。
  • 亦无真:也没有真实的东西。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万物自秋还自春”反映了自然界中的轮回和变化,体现了道家对自然规律的认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流谦,宋代诗人,以其抒情诗和咏物诗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达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的哲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李流谦对落梅的感慨之时,正值春秋交替之际,诗人通过落梅引发对生命和自然的思考,体现了他对生命无常和自然规律的理解。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吹开吹落”开篇,生动描绘了自然变化的无心和随意,展现了李流谦对生命与自然变化的敏锐观察。诗中通过“万物自秋还自春”强调了生命的循环与复生,暗示着即使在枯萎的秋天,春天总会如期而至。接下来的“若把穠花校枯寂”,则是对生命状态的比较,提出了对美丽与枯寂的思考,暗示它们之间并无绝对的优劣。整首诗在意境上给人一种淡淡的哲思,让人反思生命的意义与本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吹开吹落本无心:自然界的花开花落都是无意的行为,表达人生无常的哲理。
  2. 万物自秋还自春:自然界的规律是秋天凋零,春天再生,表现出一种生生不息的循环。
  3. 若把穠花校枯寂:如果将绚丽的花朵与枯萎的状态进行比较,这其实是无意义的。
  4. 本无诸妄亦无真:无论是美丽还是枯寂,都只是一种状态,没有绝对的真实与虚妄。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的变化比作生死轮回。
  • 对仗:诗中使用了对仗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哲学思考,强调了生命的无常与自然的自我调节,暗示人们应当顺应自然,淡泊名利。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生命的美好与短暂。
  • :象征凋零与结束。
  • :象征新生与希望。
  • 枯寂:象征失去与寂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吹开吹落”意指什么?
    A. 花朵的开放与凋零
    B. 风的作用
    C. 生命的死亡
    D. 无法预测的未来

  2. 诗中提到“万物自秋还自春”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四季的变化
    B. 生命的循环与再生
    C. 自然的规律
    D. 美与丑的比较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自然的变迁与人生感慨。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涉及生命的循环与自然的变化。

诗词对比:
杜甫与李流谦在对自然的观察上虽有相似之处,但杜甫的作品更侧重于人间疾苦,而李流谦则更倾向于哲学思考,反映出不同的时代背景和个人风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李流谦诗全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西湖竹枝歌五首 其一 西湖寓次得云间张文敏墨梅册子欣然成诗十首 其十 西湖寓次得云间张文敏墨梅册子欣然成诗十首 其八 西湖采莲曲二首 其一 西湖竹枝词五首 四 西湖竹枝词五首 二 西湖杂曲 其五 西湖杂曲 其三 西湖杂曲 其一 西湖竹枝歌四首 其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拿定主意 见可而进 羽字旁的字 齲字旁的字 伪造 积官 遁迹桑门 禾字旁的字 拨乱为治 工字旁的字 釆字旁的字 撼地摇天 凌制 定省温凊 置之死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