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姨母陇西君讳日作

《姨母陇西君讳日作》

时间: 2025-04-23 22:31:51

诗句

宝镜煌煌照九州,埋藏曾及见诸刘。

酆城今日无雷焕,紫气谁当辨斗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2:31:51

原文展示:

宝镜煌煌照九州,埋藏曾及见诸刘。
酆城今日无雷焕,紫气谁当辨斗牛。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辉煌的景象,仿佛一面宝镜照耀着整个九州大地。过去的辉煌历史中,也曾经有过刘备等人的存在。如今的酆城却没有雷霆的光彩,紫气东来又有谁能辨认出斗牛星的踪迹呢?

注释:

  • 宝镜:比喻光辉灿烂的事物,象征着美好与光明。
  • 煌煌:形容光辉灿烂的样子。
  • 九州:古代对中国的称呼,指代整个国家。
  • 埋藏:隐藏或被遗忘的意思。
  • 酆城:古代地名,传说是鬼神之地。
  • 雷焕:指雷声的震撼和光辉。
  • 紫气:古代认为紫气东来是一种吉祥的象征。
  • 斗牛:指斗牛星,古代星座之一,象征着星辰的变化。

典故解析:

“紫气东来”出自《史记·封禅书》,传说刘备在世时,曾有紫气东来的祥瑞,表明其将有大作为。诗中提到的“刘”,即刘备,意在强调历史的辉煌与现状的对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好问(1190年-1257年),字仲穆,号天池,金朝诗人。他以豪放、奔放的气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尤其擅长抒情诗和咏史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金朝时期创作的,正值金朝衰退,元朝兴起的历史背景下。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历史兴衰变迁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形式上简洁明快,意象丰富,通过“宝镜”与“九州”的对比,营造出一种光明与辉煌的意象。而“埋藏曾及见诸刘”则引发读者对历史的思考,诗人通过提及刘备,唤起了人们对历史人物的怀念,进一步突显了当前的淒凉。最后一句“紫气谁当辨斗牛”,则暗示了对未来的迷茫与不确定。整首诗不仅有对历史的追忆,还有对现实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对社会变迁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宝镜煌煌照九州”:用宝镜象征光辉照耀全国,传达出一种辉煌的气象。
    • 第二联“埋藏曾及见诸刘”:提到刘备,暗示曾经的历史辉煌已被遗忘。
    • 第三联“酆城今日无雷焕”:描绘当下的酆城缺乏以往的光彩。
    • 第四联“紫气谁当辨斗牛”:表达对未来的迷茫,无法辨认未来的吉凶。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国家比作宝镜,象征光明与希望。
    • 对比:历史与现实的对比,突显出时光流逝的无情。
    • 拟人:将“紫气”赋予了辨别的能力,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感慨历史的辉煌与现实的落寞,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与对过去的怀念。通过对比,诗人展现了一个时代的更迭与人事的无常。

意象分析:

  • 宝镜:象征光辉与希望,代表着美好的未来。
  • 酆城:古代传说中的鬼神之地,暗示着阴暗与无望。
  • 紫气:象征吉祥与希望,但在诗中却带有迷茫的色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宝镜煌煌”中的“煌煌”指的是: A. 暗淡无光
    B. 光辉灿烂
    C. 普普通通
    D. 昏暗

  2. “埋藏曾及见诸刘”中的“刘”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刘邦
    B. 刘备
    C. 刘恒
    D. 刘禅

  3. 本诗中提到“紫气”的含义是: A. 不祥之兆
    B. 吉祥之气
    C. 平常之气
    D. 恶运之气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元好问的这首诗更注重历史的沉重感和现实的反思,而李白则强调豪放与欢愉的情感。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不同的历史视角与情感表现。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元好问研究》
  • 《诗经与古文观止》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续小娘歌十首 其九 杏花杂诗八首 其六 征人怨 临江仙 相下与王以道饮,席间走笔为赋。王 瑞鹤仙 满江红 点绛唇 青梅永宁时作 定风波 野谷道中怀昭禅师 野史亭雨夜感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牙字旁的字 私资 凵字底的字 饭粝茹蔬 无立锥之地 牛字旁的字 包含墟的词语有哪些 卓著成效 槁项黧馘 蕃庶 明白晓畅 碓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通达古今 只开头的成语 小色 飠字旁的字 駷跃 无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