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2:31: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2:31:51
宝镜煌煌照九州,埋藏曾及见诸刘。
酆城今日无雷焕,紫气谁当辨斗牛。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辉煌的景象,仿佛一面宝镜照耀着整个九州大地。过去的辉煌历史中,也曾经有过刘备等人的存在。如今的酆城却没有雷霆的光彩,紫气东来又有谁能辨认出斗牛星的踪迹呢?
“紫气东来”出自《史记·封禅书》,传说刘备在世时,曾有紫气东来的祥瑞,表明其将有大作为。诗中提到的“刘”,即刘备,意在强调历史的辉煌与现状的对比。
元好问(1190年-1257年),字仲穆,号天池,金朝诗人。他以豪放、奔放的气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尤其擅长抒情诗和咏史诗。
这首诗是在金朝时期创作的,正值金朝衰退,元朝兴起的历史背景下。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历史兴衰变迁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思考。
这首诗在形式上简洁明快,意象丰富,通过“宝镜”与“九州”的对比,营造出一种光明与辉煌的意象。而“埋藏曾及见诸刘”则引发读者对历史的思考,诗人通过提及刘备,唤起了人们对历史人物的怀念,进一步突显了当前的淒凉。最后一句“紫气谁当辨斗牛”,则暗示了对未来的迷茫与不确定。整首诗不仅有对历史的追忆,还有对现实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对社会变迁的深刻洞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感慨历史的辉煌与现实的落寞,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与对过去的怀念。通过对比,诗人展现了一个时代的更迭与人事的无常。
“宝镜煌煌”中的“煌煌”指的是:
A. 暗淡无光
B. 光辉灿烂
C. 普普通通
D. 昏暗
“埋藏曾及见诸刘”中的“刘”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刘邦
B. 刘备
C. 刘恒
D. 刘禅
本诗中提到“紫气”的含义是:
A. 不祥之兆
B. 吉祥之气
C. 平常之气
D. 恶运之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元好问的这首诗更注重历史的沉重感和现实的反思,而李白则强调豪放与欢愉的情感。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不同的历史视角与情感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