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33: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1:33:24
树蕙余百亩,世兰当路岐。
清风一披拂,香气无不之。
纫为楚累佩,辱我幽靓姿。
小草生润底,雨露无恩私。
不入儿女玩,岁晚得自持。
所以古君子,清德畏人知。
这片百亩的蕙草生长茂盛,路旁的兰花正盛开。
清风轻轻拂过,芳香四溢,令人陶醉。
用这些植物编织成的佩饰,羞辱了我的幽雅姿态。
小草在湿润的土地上生长,雨露并不偏爱它们。
我不与儿女们同乐,岁末时节我能保持内心的宁静。
因此古代的君子,恪守清白的品德,生怕他人知晓。
郑伯熊,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闻名。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常蕴含哲理,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清畏轩》创作于作者隐居之际,反映了他对名利的淡泊与对品德的重视。在历史背景下,宋代社会重文轻武,士人追求清白的品德与高洁的情操。
《清畏轩》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内心感受,表达了诗人对清白品德的追求和对世俗的超然态度。开篇以“树蕙余百亩,世兰当路岐”描绘出一幅生机盎然的自然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暗示了他对清雅生活的向往。接着“清风一披拂,香气无不之”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的清新与宁静,香气的弥漫象征着高洁的品德。
在后面的诗句中,诗人通过“纫为楚累佩,辱我幽靓姿”表达了对华丽外表的拒绝,认为这些外在的装饰反而有辱于内心的优雅。小草的生长则象征着世间的平凡与不被珍视,雨露的无恩则暗示着对世俗的无情与冷漠。最后两句“所以古君子,清德畏人知”总结整首诗,强调了古代君子对品德的守护与对外界评价的警惕,表现出一种对于名利的淡泊和对内心的自持。
整首诗体现了对清白品德的追求,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自持。
下列哪句诗描绘了自然的清新?
A. 树蕙余百亩
B. 雨露无恩私
C. 不入儿女玩
答案:A
作者通过哪种意象表达对华丽外表的拒绝?
A. 小草
B. 楚累佩
C. 世兰
答案:B
诗中提到的“古君子”主要强调什么?
A. 名利
B. 品德
C. 美食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