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8:01: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01:51
过万年山望罗汉岭上大松
作者: 郑伯熊 〔宋代〕
苍髯白甲老烟云,
万大丛中独挺身。
一柱擎天须此物,
执柯它日属何人。
在苍老的烟云中,白发苍苍的巨松高耸入云,
在万千松林中,它独自挺立。
这一根支撑天地的树木,岂非此物?
等到将来,掌握这根树枝的又会是谁呢?
“擎天”一词源于古代神话中关于支撑天地的巨人,常被用来描绘伟大的事物或人物。此外,中国古典诗词中常常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表达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作者介绍:郑伯熊,宋代诗人,其诗风常以自然景物的描写为主,兼具哲理性与美感。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创作于郑伯熊游历万年山时,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以及古松的伟岸,因而引发对生命及其归属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万年山大松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以及对生命归属的深刻思考。诗中“苍髯白甲”的意象,展现了古松的沧桑,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万大丛中独挺身”,强调了大松的突出与独特,象征着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
“一柱擎天”将大松的伟岸与人类的渺小相对照,诗人似乎在思考,是否未来的某一天,会有新的生命取代这棵古松,继续支撑着人间的希望与理想。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观的同时,深刻地反映了对生命、时间以及归属的哲理思考,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崇敬以及对生命归属和未来的深思,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诗词测试:
诗中“苍髯白甲”主要描绘了什么形象?
“万大丛中独挺身”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执柯它日属何人”中的“它日”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