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30: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30:40
归雁寥天,渐按欲断弦,吐音凄绝。玉清冰洁,掩抑偏随寒月。又征马嘶断残秋,怅紫箫未咽,画角催发。砌蛩不语,露井犹飘梧叶。知音自难再觅。但敛悲自诉,待何人说。漫嗟水流急景,繁霜凋发。看铜盘泪珠泫睫。休更学,啼鹃叫切。只有衰柳,犹解替愁纫千结。
归来的大雁在空中孤零零地飞翔,渐渐地仿佛要断掉的琴弦,发出凄绝的音响。清寒的月光下,纯净如玉,掩盖着对寒冷的依恋。又听到征马在残秋中嘶鸣,感慨紫箫的音调尚未结束,画角声催促着乐曲的响起。石阶上的蛩虫无言以对,露水中的井边,梧桐叶依旧轻轻飘落。知音难觅,悲伤的心情又向谁倾诉?水流急促,景色黯淡,繁霜使花瓣凋谢。看那铜盘上的泪珠,湿润了我的睫毛。不要再学习那啼叫的杜鹃,声声切切。只有那衰败的柳树,依然懂得用千结来替我愁苦。
作者介绍:饶宗颐(1896-1988),字宗颐,号雪窗,近现代著名的文史学家、书法家、诗人,他的创作涵盖了诗词、散文、研究等多个领域。他在古典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方面有着重要贡献。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饶宗颐晚年,正值他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作品中流露出对时光流逝与人事变迁的感伤。
《三部乐 操弄》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抒情诗,展现了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茫然。开篇的“归雁寥天”,即点出了孤独与思念的主题,结合后面的“欲断弦”则暗示出情感的脆弱与无奈。诗中,饶宗颐通过音乐的意象,展现了内心的复杂情感。音乐在此不仅是情感的载体,更是联系过去与未来的桥梁。随着诗句的展开,读者能感受到秋天的凋零与寒冷的逼近,诗人对“知音”的难觅与对倾诉的渴望。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转向自然,通过“铜盘泪珠”与“衰柳”的意象,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整首诗在音乐与自然的交织中,形成了独特的氛围,使读者在吟诵中既能体会到诗人的悲伤,也能感受到一种超越个体的共鸣。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人类共通情感的深刻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孤独与思念展开,表达了对过去的回忆与对未来的迷茫,体现了人类面对生命无常的共通感受。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归雁”象征什么?
“知音自难再觅”表达了什么情感?
“铜盘泪珠”中的“泪珠”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