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三部乐 黄钟商,俗名大石调赋姜石帚渔隐

《三部乐 黄钟商,俗名大石调赋姜石帚渔隐》

时间: 2025-05-04 03:16:29

诗句

江鹢初飞,荡万里素云,际空如沐。

咏情吟思,不在秦筝金屋。

夜潮上,明月芦花,傍钓蓑梦远,句清敲玉。

翠罂汲晓,欸乃一声秋曲。

越装片篷障雨,瘦半竿渭水,鹭汀幽宿。

那知暖袍挟锦,低帘笼烛。

鼓春波、载花万斛。

帆鬣转、银河可掬。

风定浪息,苍茫外、天浸寒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16:29

原文展示

《三部乐 黄钟商,俗名大石调赋姜石帚渔隐》

江鹢初飞,荡万里素云,际空如沐。
咏情吟思,不在秦筝金屋。
夜潮上,明月芦花,傍钓蓑梦远,句清敲玉。
翠罂汲晓,欸乃一声秋曲。
越装片篷障雨,瘦半竿渭水,鹭汀幽宿。
那知暖袍挟锦,低帘笼烛。
鼓春波载花万斛。
帆鬣转银河可掬。
风定浪息,苍茫外天浸寒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边初秋的美丽景色。江面上,白鹭翱翔,万里无云,仿佛置身于明亮的天空中,令人心旷神怡。诗人抒发情感,吟唱思绪,并不拘泥于那些奢华的金屋与秦筝;夜潮涌来,明月照耀着芦花,伴随着垂钓的梦境,清脆的敲打声仿佛是在敲打着美玉。清晨,诗人用翠罂汲水,悠扬的歌声如秋天的曲调。篷船伫立于雨中,渭水的水面上,几只白鹭在幽静的地方栖息。谁能想到温暖的袍子里藏着锦绣,低垂的帘子下烛光微弱。春波如鼓,载着万斛鲜花。船帆如鬣,转动在银河之上,风平浪静,苍茫的天空浸透了寒意与绿意。

注释

  • 江鹢:指江边的白鹭。
  • 秦筝金屋:秦筝是古代乐器,金屋则象征奢华的地方,暗指富贵的生活。
  • 欸乃:指小船摇橹时发出的声音。
  • 渭水:指渭河,这里可能作为一个地理象征。
  • 鹭汀:指白鹭栖息的沙洲。
  • 帆鬣:指船帆的形状,像鬣毛一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吴文英,字文英,号墨香,宋代词人,以其词风清丽、意象悠远著称。他的词作通常带有婉约风格,善于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故。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经济繁荣、文化兴盛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反映了士人的情怀与审美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江边秋日的宁静与美好。诗人以江鹢的飞翔开篇,营造出一种自由自在的氛围;接着通过“咏情吟思”的表达,展示了内心的情感世界,反映了对物质生活的超脱与向往。夜潮与明月的结合,创造出一种恬淡的意境,让人感受到自然的魅力与诗人的心境。

在后续的描绘中,诗人用“翠罂汲晓”及“欸乃一声秋曲”将读者带入一个清新而富有生机的场景;而“越装片篷障雨”则表现了生活的朴素与简单,进一步深化了诗的情感基调。最后,诗人以“风定浪息,苍茫外天浸寒绿”结束,留给读者一种深远的思考空间,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江鹢初飞:开篇即描绘了江边白鹭初飞的画面,象征自由。
  2. 荡万里素云,际空如沐:描绘天空的辽阔,清新自然,让人感觉如沐春风。
  3. 咏情吟思,不在秦筝金屋:表达诗人不拘泥于奢华的生活,反而向往自然。
  4. 夜潮上,明月芦花:夜晚潮水上升,月光洒在芦花上,构成静谧的画面。
  5. 傍钓蓑梦远,句清敲玉:钓鱼的梦境,清脆的声音如同敲击美玉,表现梦幻与美好。
  6. 翠罂汲晓:清晨用翠罂汲水,表现生活的宁静与自然。
  7. 欸乃一声秋曲:摇橹声伴着秋天的旋律,展现身心愉悦。
  8. 越装片篷障雨:小船遮雨,表现生活的简单与朴素。
  9. 瘦半竿渭水:渭水的水面,可能暗示诗人的思绪。
  10. 鹭汀幽宿:白鹭栖息在安静的地方,表现出自然的和谐。
  11. 那知暖袍挟锦,低帘笼烛:揭示诗人对生活中小细节的关注。
  12. 鼓春波载花万斛:春波如鼓,寓意生机与希望。
  13. 帆鬣转银河可掬:帆的运动如同银河,表现出诗的梦幻色彩。
  14. 风定浪息,苍茫外天浸寒绿:结尾处的景象,象征着一种宁静与清冷。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帆鬣转银河可掬”,形象生动。
  • 拟人:如“夜潮上”的描写,使自然更具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保持了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的美丽与宁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超然物外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鹢:象征自由与灵动。
  • 明月:象征清明与希望。
  • 芦花:寓意自然的纯净。
  • 秋曲:代表生命的循环与变化。
  • 渭水:象征历史的积淀与文化的深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江鹢初飞”指的是什么?

    • A. 江边的白鹭
    • B. 江边的渔夫
    • C. 江面的波浪
  2. “咏情吟思”中“吟思”指的是什么?

    • A. 诗人的吟唱和思考
    • B. 钓鱼的梦
    • C. 船上的景象
  3. “帆鬣转银河可掬”表达了什么?

    • A. 船在夜空中航行
    • B. 船帆如同银河
    • C. 船在雨中停留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描绘了自然与情感的交织。
  • 苏轼的《水调歌头》:表现了对自然的深切感悟。

诗词对比

  • 吴文英李清照:两位诗人均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但吴文英更注重于细腻的意象,而李清照则在情感上更为激荡。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吴文英的作品在自然描写上有相似之处,但王维更强调山水的孤寂,而吴文英则表现出江边的生机。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文学史》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挽唐伯玉常卿二首 其二 赠浦城陈贡士适 总戎徐侯伯东远访田舍赠诗二首次韵 其二 自勉 贺新郎·国脉微如缕 送方蒙中赴辟二首 黄宽夫示诗不已自和前二首答之 满江红(海棠) 和实之读邸报四首 挽方惠粹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壮举 毛字旁的字 要隘 青羌 防微杜渐 以汤止沸 对泣新亭 屮字旁的字 膺闷 卖刀买牛 文字旁的字 几许 街坊四邻 大字旁的字 目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