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望江南 戏作自鸡鸣寺望紫金山画扇

《望江南 戏作自鸡鸣寺望紫金山画扇》

时间: 2025-04-27 18:19:59

诗句

鸡鸣寺,喜听晓鸡声。

升起太阳红似火,消除积垢解如冰。

耀眼百花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19:59

原文展示

望江南 戏作自鸡鸣寺望紫金山画扇

鸡鸣寺,喜听晓鸡声。
升起太阳红似火,
消除积垢解如冰。
耀眼百花明。

白话文翻译

在鸡鸣寺,我喜欢听清晨的鸡鸣声。
太阳升起,红得像火一样,
抹去冬天的积垢,如同融化的冰。
百花盛开,光彩夺目。

注释

字词注释

  • 鸡鸣寺:指的是位于南京的鸡鸣寺,因寺内常有鸡鸣而得名,寓意清晨的宁静与生机。
  • 晓鸡声:早晨的鸡鸣声,象征着新一天的开始。
  • 红似火:形容太阳升起时的鲜红色,极具视觉冲击力。
  • 积垢:指长期积累的污垢,这里喻指冬天的阴霾。
  • 解如冰:比喻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如同冰雪融化一般。
  • 百花明:形容百花盛开,景色明艳。

典故解析

鸡鸣寺是南京著名的寺庙,历史悠久,诗人以此为背景,描绘春日的美景,传达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龙榆生(1889年-1949年),字子渊,号梅庐,江苏南通人。是近现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与教育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注重抒发个人情感与对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季,诗人站在鸡鸣寺,远望紫金山,感受到春日的温暖与生机,借以表达对春天的喜悦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诗歌鉴赏

《望江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诗中采用了生动的意象,如“鸡鸣声”、“太阳红似火”等,给人一种鲜明的视觉体验。开头的“鸡鸣寺,喜听晓鸡声”,不仅营造出宁静而清新的晨景,还暗示了一种生命的活力。

随着太阳的升起,诗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暖,这种温暖不仅仅是气候上的,更是心灵上的解脱。诗中的“消除积垢解如冰”,通过比喻,传达出春天带来的新生与希望,象征着旧的过去已被春光驱散,新的生活即将展开。

最后一句“耀眼百花明”,不仅描绘了春花争艳的景象,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喜悦与充实。整首诗在音韵上和谐,意境优美,体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深情眷恋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鸡鸣寺,喜听晓鸡声:引入清晨的宁静与生机,表达诗人对自然声音的喜爱。
  • 升起太阳红似火:描绘太阳的光辉,表现出春天的热烈与生命的复苏。
  • 消除积垢解如冰:以“冰”比喻冬季的萧条,强调春天带来的清新气息。
  • 耀眼百花明:展现了春天百花齐放的景象,象征着生活的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红似火”、“解如冰”,形象生动地表述了太阳和春天的特质。
  • 对仗:整首诗结构工整,句式对称,增强了音乐感。
  • 意象:采用“鸡鸣”、“太阳”、“百花”等意象,形成了春天的鲜活图景。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传达了生命的希望与新生的乐观情绪,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鸡鸣:象征清晨的开始与生机。
  • 太阳:象征温暖、希望与生机。
  • 百花:象征春天的繁荣与生活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望江南》中的“鸡鸣寺”指的是哪个地方? A. 北京
    B. 南京
    C. 上海

  2. 诗中“消除积垢解如冰”意指什么? A. 生活的烦恼
    B. 春天的温暖驱散冬季的寒冷
    C. 冰雪融化

  3. 诗的最后一句“耀眼百花明”形容的是? A. 冬天的萧条
    B. 春天的百花盛开
    C. 夏天的阳光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抒发对人生的思考与情感。
  • 杜甫的《春望》:描绘春天的景象与感慨。

诗词对比

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相对比,龙榆生的《望江南》更侧重于春天的生机与乐观,而白居易则体现了对离别的感伤与思考,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诗词全集》
  • 《龙榆生诗文集》
  • 《中国现代诗歌史》

相关查询

木兰花(四之二·林钟商) 永遇乐(二之二·歇指调)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瑞鹧鸪(二之一·南吕调) 木兰花(四之一·林钟商) 巫山一段云·琪树罗三殿 凤归云·向深秋 梁州令(中吕宫) 甘州令(仙吕调) 满江红(四之二·仙吕调)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言来语去 几字旁的字 倨傲无礼 包含氛的词语有哪些 平地登云 遐圻 臼字旁的字 唐山 弦桐 没世无称 辵字旁的字 包含巾的成语 青字旁的字 感恩怀德 弥广 黍字旁的字 攫戾执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