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27: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27:27
八声甘州
忆长安春夜骋豪游,
走马拥貂裘。
指银瓶索酒,当筵看剑,
往事悠悠。
三月莺花已倦,一梦觉扬州。
襟上啼痕在,犹滞清愁。
又是登临怀感,听数声渔笛,
落雁汀洲。
看残烟堆叶,零乱不胜秋。
碧天长白云无际,
盼归期帆影送轻鸥。
倚阑处才斜阳去,月又当楼。
这首词回忆了在长安的春夜,尽情享受豪华的游乐,骑马穿着貂裘。指着银瓶索要酒,在席间欣赏剑舞,往昔的种种都令人悠然神往。到三月时,莺鸟和花儿都已疲倦,醒来时却发现自己身处扬州。衣襟上沾有泪痕,心中仍然留恋着那份清愁。又是一次登高遥望的怀感,听见几声渔笛,落雁飞过汀洲。看那烟雾缭绕,秋叶纷飞,景色零乱不堪。碧空如洗,白云无尽,盼望着归期,帆影送走轻盈的鸥鸟。倚在栏杆边,夕阳斜照,明月又升起在楼上。
张伯驹(1884-1958),字仲明,号秋水,近现代著名书法家、诗人。他的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常融入个人的经历与情感。张伯驹在艺术上追求精致与独特,常以豪放、清丽的风格著称。
这首《八声甘州》创作于社会动荡的时期,作者通过对往昔的回忆,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的无奈。诗中展现了对豪华生活的追忆和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八声甘州》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感伤。开篇即以“忆长安春夜骋豪游”引入,勾勒出一幅繁华的画面,展现了长安的豪华与热闹。随着诗句的深入,作者逐渐转向对往事的回忆与感伤,表现出一种离愁别绪,尤其是“襟上啼痕在,犹滞清愁”深刻地揭示了内心的情感纠葛。最后,诗人以对归期的盼望和自然景色的描写,展现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共鸣。
整首诗通过对长安繁华生活的怀念,表现了对往日美好的向往与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同时也激发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长安”象征什么?
A. 乡愁
B. 繁华
C. 自然
D. 战争
“襟上啼痕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愤怒
C. 悲伤
D. 无奈
诗的最后一句“月又当楼”有何意图?
A. 表达对夜晚的热爱
B. 反映时间的流逝
C. 赞美自然
D. 表达对月亮的向往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