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05: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05:06
《八声甘州》
中秋前三夕听秋榭望月,同马君孝鞠
认蛮天月子太无聊,今宵又窥侬。
蓦廊回烛转,沉思露笛,咽响霜钟。
褪了夹纱衫子,加上薄棉重。
竹影摇窗罅,旅梦惺忪。
边楚雁行难度,是乱山千叠,阑住西风。
鉴素娥赪玉,塘水浸芙蓉。
并阑干黯寻棋局,剩三秋蛮语慰飘蓬。
须寻醉,愁丝罥住,莫挂帘栊。
在这无聊的中秋夜,月光如此明亮,我又忍不住向外窥望。
烛光闪烁,回廊中我沉思着,手中轻拂着笛子,钟声在霜夜中轻轻响起。
我脱去了薄纱衫,换上了厚棉衣,感到了一丝寒意。
竹影摇曳在窗间,梦境中我朦胧不清。
雁阵难以飞越,千山万叠,西风萧瑟。
清水映照着月光,塘边的芙蓉花悄然浸润。
在栏杆边我暗自寻着棋局,剩下的只有三秋的闲聊来慰藉漂泊的心。
我该寻求醉意,愁绪纠缠不清,不要再挂帘子。
程颂万,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雅的文风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融合了传统文化与个人体验。
《八声甘州》创作于中秋前夕,诗人置身于秋夜之中,正值思乡的情绪高涨。诗中通过对月亮、竹影等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恋和对人生的感悟。
《八声甘州》是一首充满思乡之情的词作,作者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感情的渲染,使人感受到中秋之夜的宁静与孤寂。整首词以“月”为主线,通过对月色的观察,引发了对故乡的思念。开篇即以“认蛮天月子太无聊”引入,表达了对孤独的无奈和对月光的依恋。接着,借助烛光和笛声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并通过衣物的更换,表现出即将进入秋冬的寒意。词中对雁阵的描绘,不仅展示了自然的变化,更暗含着对离愁的叹息。
此外,诗中“剩三秋蛮语慰飘蓬”的句子更是深刻,表达了作者的内心情感:即使面临孤独与愁苦,仍旧希望能够在言语中找到慰藉和寄托。整首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细腻刻画,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生活的思考,使人产生共鸣。
认蛮天月子太无聊,今宵又窥侬。
蓦廊回烛转,沉思露笛,咽响霜钟。
褪了夹纱衫子,加上薄棉重。
竹影摇窗罅,旅梦惺忪。
边楚雁行难度,是乱山千叠,阑住西风。
鉴素娥赪玉,塘水浸芙蓉。
并阑干黯寻棋局,剩三秋蛮语慰飘蓬。
须寻醉,愁丝罥住,莫挂帘栊。
整首诗歌围绕思乡和孤独的主题,通过对月亮、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与对故乡的思念。诗人在深夜中,面对孤独与思绪,试图通过景物来寻求内心的慰藉,反映出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素娥”指的是谁?
A. 太阳
B. 月亮
C. 星星
D. 风
“旅梦惺忪”中的“惺忪”是什么意思?
A. 清醒
B. 模糊
C. 忙碌
D. 舒适
诗中“须寻醉,愁丝罥住”的意思是?
A. 寻找快乐
B. 寻找醉意,摆脱愁绪
C. 寻找朋友
D. 寻找真理
答案:1.B 2.B 3.B
这些材料能够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诗词的内涵与美学,提升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