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春游 其二

《春游 其二》

时间: 2025-05-03 21:07:44

诗句

芳郊饶客思,天鸟舞东风。

细柳芽全别,名花香自同。

云幽轻著屦,日午远闻钟。

漫道寻春早,仙桃几树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07:44

原文展示:

芳郊饶客思,天鸟舞东风。
细柳芽全别,名花香自同。
云幽轻著屦,日午远闻钟。
漫道寻春早,仙桃几树红。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郊外让人思绪纷飞,天上的鸟儿在东风中翩翩起舞。
嫩柳的芽儿已经完全别离,著名的花香却依旧相同。
在轻云下我轻声走着,午日的钟声从远处传来。
人们常说春天来得早,那仙桃树上又有几朵红花呢?

注释:

  • 芳郊: 指美丽的郊外,芳香的草地。
  • : 丰富,充足。
  • 天鸟: 天上的鸟,借指春天的生机。
  • 细柳芽全别: 细嫩的柳芽都已经发出新芽,暗示春天的来临。
  • 名花香自同: 指著名的花香依然如故,表现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 云幽轻著屦: 在轻云之下轻轻穿着鞋子,形象地描绘了春游的轻松。
  • 漫道寻春早: 漫不经心地说春天来得早,表达对春天的期待。
  • 仙桃: 传说中的神仙所种的桃树,象征着美好的事物。

典故解析:

  • 仙桃: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桃子常常象征长寿和美好,特别是“仙桃”更是寓意卓越,代表着神仙所给予的祝福。
  • 东风: 东风象征春天的到来,常常在古诗中用来描绘春的气息。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 黄廷用(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以清新婉约的诗风著称。他的诗常常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天,诗人可能是在一次春游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与生机,因而引发了他的创作灵感。

诗歌鉴赏:

《春游 其二》是一首描写春天郊游的诗,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大自然的细腻观察。诗的开头用“芳郊饶客思”引入,表达了春天的美好引发的游人思绪,紧接着“天鸟舞东风”描绘了生机勃勃的春天画面。细腻的柳芽与花香交织在一起,使人感受到春天的繁华与温暖。

接着,诗人通过“云幽轻著屦,日午远闻钟”,展现了游览过程中的轻松与惬意,既有云雾缭绕的梦幻感,又有钟声悠远的宁静感,形成了一幅和谐的春游图景。最后一句“漫道寻春早,仙桃几树红”以轻松的语气结束,既有对春天的期待,又带有几分俏皮,仿佛在说春天的美好总是值得我们去寻求。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主线,通过细腻的描绘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魅力和诗人在春游中的愉悦心情。诗中融入了对春天的赞美与对生活的热爱,令人感受到一种清新而愉悦的气息。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芳郊饶客思”:春天的郊外充满了游人的思绪,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
    • “天鸟舞东风”:天上的鸟儿在春风中飞舞,象征着春天的生机。
    • “细柳芽全别”:柳树的新芽已经完全长出,暗示春天的到来。
    • “名花香自同”:著名的花香依旧,展示了春天的美好与常态。
    • “云幽轻著屦”:在轻云的映衬下,轻松地走在春日的郊外。
    • “日午远闻钟”:午后的钟声悠然传来,增添了春游的宁静感。
    • “漫道寻春早”:随意地说春天来得早,表达对春天的期待。
    • “仙桃几树红”:提及仙桃,暗示美好的事物即将到来。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生机比作飞舞的鸟儿,生动形象。
    • 拟人:让自然景物如柳芽和花香似乎有了生命。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与美感。
  •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与对自然美的向往,展现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游历心情。

意象分析:

  • 芳郊: 代表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 天鸟: 象征自由与生命的活力。
  • 细柳芽: 代表春天的生长与希望。
  • 名花香: 象征春天的芬芳与美丽。
  • 仙桃: 代表美好与珍贵的事物。

互动学习:

  • 选择题

    1. 《春游 其二》的作者是: A. 李白
      B. 黄廷用
      C. 杜甫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仙桃”象征着: A. 生死
      B. 美好与长寿
      C. 失败与痛苦
      D. 丑陋与悲伤

  • 填空题

    1. 诗中“细柳芽全别”表达了春天的____
    2. “天鸟舞东风”中的“东风”象征____
  • 判断题

    1. 诗中提到的“云幽轻著屦”暗示了游人行走的轻松。 (对/错)
    2. 诗的最后一句暗示春天的到来。 (对/错)

答案:

  1. B
  2. B
  3. 生长与希望
  4. 春天的到来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孟浩然《春晓》
  • 诗词对比:

    • 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展现了春天的美景与对远方的向往,但更侧重于壮丽的自然景观,与黄廷用的细腻描绘形成鲜明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但侧重点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明代诗人研究》
  • 《诗词鉴赏与赏析》

相关查询

东坡 送张立之赴临江判官 钦夫子明定叟夜话舟中钦夫说论语数解天地之心圣人之心尽在是矣明日赋诗以别 三塔寺阻雨 其二 三塔寺阻雨 其一 再和 丙戌七月望日自南台游福严书留山中 登瀛桥为曹公会赋 蒸霞谷为曹公会赋 炎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倒果为因 计将安出 鼻字旁的字 阃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举手投足 餐叙 走字旁的字 赤字旁的字 倒曹 包含伍的成语 出入起居 箱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炊金馔玉 神头鬼脸 雨鬓风鬟 束缊还妇 首字旁的字 干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