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27: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27:09
春阳连日竟何如,逐妇应怜拙勃姑。
习习晚风来更急,欲吹时雨助虚枯。
春天的阳光连日照耀,究竟是什么情景呢?追逐的女人,应该怜悯那笨拙的老妇。
和煦的晚风更加急促,似乎要吹来时雨,帮助那枯萎的事物。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典故,但“春阳”和“时雨”都可以被看作自然界的象征,表达春天的气息与变化。古人常用“春阳”象征温暖和生机,而“时雨”则常常意味着适时的滋润。
王之道,字景阳,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融入对自然的观察与对社会人情的思考。
此诗作于春季,可能是王之道在游历途中对自然景象的感悟与对人情世态的思考,反映了他对生命与时间流逝的感慨。
《和徐季功舒蕲道中二十首》中的这一首诗,表现了春季的景象与人情的交融,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温暖的春阳和急促的晚风,构建出一种春日的氛围。开头两句通过“春阳”和“逐妇”形成鲜明对比,既表现了春天的光明与活力,又暗含对生活中弱者(例如年老妇女)的同情与关怀。诗人在这里展现了一种温暖的人文关怀,让人感受到春天不仅仅是自然的复苏,也是人心的和谐。
后两句则以“习习晚风”引入变化,风的急促与“时雨”的暗示进一步加强了春天的动态感,似乎在暗示着生命的无常与变迁。诗中对于“虚枯”的描写则反映了对生活中脆弱与无力的思考,形成了诗歌的情感深度,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情的细腻观察。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生命的脆弱与希望的共存。诗人通过对生活中弱者的同情,展示了对人情世态的深刻思考,让读者在欣赏自然美的同时,也感受到人性之美。
诗中提到的“逐妇”意指什么?
A. 年轻的女子
B. 年老的妇女
C. 春天的景象
D. 笨拙的动物
诗的主题意在表达:
A. 对春天的喜爱
B. 对生活无常的感慨
C. 对自然的崇敬
D. 对人情的冷漠
“时雨”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生命的结束
B. 生命的希望与复苏
C. 自然的破坏
D. 时间的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