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胡祕丞知浔州

《胡祕丞知浔州》

时间: 2025-04-29 23:48:23

诗句

兰台进秩通闺籍,熊轼临民奉诏条。

风俗重寻南越志,乡关犹隔浙江潮。

悬知坐啸讴谣洽,更想行春意气饶。

远宦逢秋少悲吒,潘郎玄鬓恐先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3:48:23

原文展示:

胡祕丞知浔州
作者: 杨亿 〔宋代〕

兰台进秩通闺籍,
熊轼临民奉诏条。
风俗重寻南越志,
乡关犹隔浙江潮。
悬知坐啸讴谣洽,
更想行春意气饶。
远宦逢秋少悲吒,
潘郎玄鬓恐先凋。

白话文翻译:

胡秘丞即将赴浔州任职,
兰台的封进和闺名都得到了承认。
南方的风俗让我想起了南越的志向,
而故乡与我之间却隔着浙江的潮水。
我悬念着坐在这里,吟唱着诗歌,心情愉悦,
更渴望在春天的气息中畅快无比。
身处遥远的官场,遇上秋天时总是少了些悲伤的感慨,
潘郎的黑发也恐怕会先行凋零。

注释:

字词注释

  • 兰台:古代官署名,特指朝廷的文书机构。
  • 熊轼:可能是指某位历史人物,具体身份需要根据背景查考。
  • 南越志:指的是对南部地区的志向与追求。
  • 浙江潮:指的是浙江沿海的潮水,象征着地域的隔离。

典故解析

  • 南越:指的是古代南方少数民族的国家,象征着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归属感。
  • 潘郎:可能指的是潘江,古代文人志士,或是对某一历史人物的代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亿,字子云,号阮山,宋代诗人,出身于官宦世家,才华横溢。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个人情感寄托于对自然与社会的观察。

创作背景: 此诗是在杨亿即将赴浔州任职之际所作,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未来的憧憬。诗中流露出对南方风俗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即将离开故乡,前往浔州任职的心情与感受。开篇通过“兰台进秩通闺籍”,展现了他对官场前途的期待与兴奋,而随后的“熊轼临民奉诏条”则引入了对民众的责任感。诗中提到的“风俗重寻南越志”,表达了诗人对南方文化的认同与向往,反映出他内心深处对故乡的眷恋。

“乡关犹隔浙江潮”,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强调了地域的隔离感,增添了一层忧伤的情绪。接下来的“悬知坐啸讴谣洽”,展现了他在官场中的孤独与无奈,但又在春日的温暖中寻求心灵的慰藉。最后两句,诗人提到“远宦逢秋少悲吒”,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思考,体现了对生命脆弱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兰台进秩通闺籍:进入官职,得到认可。
  • 熊轼临民奉诏条:提到对百姓的责任。
  • 风俗重寻南越志:对南方文化的追求。
  • 乡关犹隔浙江潮:故乡的遥远与思念。
  • 悬知坐啸讴谣洽:吟唱诗歌,寻求心灵的愉悦。
  • 更想行春意气饶:渴望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远宦逢秋少悲吒:远离故乡,感到孤独。
  • 潘郎玄鬓恐先凋:对生命短暂、时光流逝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官场生活比作秋天的凋零,表达内心的惆怅。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对仗工整,增加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故乡的思念、对官场生活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事业、情感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兰台:象征着官职与责任。
  • 南越:代表着故乡与文化归属。
  • 浙江潮:象征着距离与思念。
  • :象征着生命的无常与时间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胡秘丞将要去哪个地方任职? A. 杭州
    B. 浔州
    C. 南越
    D. 浙江

  2. 诗中提到的“乡关犹隔浙江潮”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兴奋
    B. 失落
    C. 对故乡的思念
    D. 对未来的憧憬

答案

  1. B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杨亿与杜甫的诗歌均涉及对故乡的思念,但杨亿更加强调个人情感的细腻,而杜甫则多表现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清平乐·风光紧急 别舍弟宗一 送兄 七夕二首·其二 赠薛校书 离思 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二 夏夜宿表兄话旧 绿罗裙·东风柳陌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便桥 祠容 卖炉 恫瘝一体 丈尺 淹贯精微 荤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欺世惑众 须臾之间 欺人之论 阿拉巴图 行字旁的字 三点水的字 士字旁的字 鬥字旁的字 辰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