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沁园春·冬夜如年

《沁园春·冬夜如年》

时间: 2025-05-10 09:36:38

诗句

冬夜如年,客枕无眠,怎到天明。

待数残二十五、寒更点,听馀一百八、晓钟声。

雨却敲篷,滩头激缆,总与离人诉不平。

遍闻得,我浚深恨海,砌起愁城。

问君何事牵萦。

想最苦人间是别情。

念千山万水,沈鱼阻雁,一身两地,煼燕煎莺。

绣枕痕多,锦衾香冷,意有巫山梦不成。

怎撇下,这两字相思,万里虚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36:38

原文展示

冬夜如年,客枕无眠,怎到天明。待数残二十五寒更点,听馀一百八晓钟声。雨却敲篷,滩头激缆,总与离人诉不平。遍闻得,我浚深恨海,砌起愁城。问君何事牵萦。想最苦人间是别情。念千山万水,沈鱼阻雁,一身两地,煼燕煎莺。绣枕痕多,锦衾香冷,意有巫山梦不成。怎撇下,这两字相思,万里虚名。

白话文翻译

冬夜漫长如同一年,旅人枕上无法入眠,如何才能熬到天明。等待数尽二十五声寒冷的更点,聆听一百零八声清晨的钟声。雨点敲打着船篷,滩头的缆绳被激荡,这一切都在向离别的人诉说不平。到处都能听到,我心中深恨如海,堆积起愁苦的城墙。问你为何如此牵挂。想来人间最苦的是离别之情。思念着千山万水,鱼雁传书受阻,一人身处两地,如同煎熬的燕子和莺鸟。绣枕上泪痕斑斑,锦被中香气已冷,心中有意却无法实现巫山之梦。怎能放下,这“相思”二字,以及那遥远的虚名。

注释

  • 寒更点:古代夜间计时单位,每更分为五点。
  • 晓钟声:清晨的钟声。
  • 离人:离别的人。
  • 浚深恨海:形容恨意深重如同大海。
  • 砌起愁城:形容愁苦堆积如同城墙。
  • 沈鱼阻雁:指书信受阻,典出《汉书·苏武传》。
  • 煼燕煎莺:形容煎熬之苦。
  • 巫山梦:典出宋玉《高唐赋》,指男女欢会之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德武,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离愁别绪,情感深沉。

创作背景: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冬夜无眠的旅人,通过对寒冷、雨声、钟声等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离别的深深愁苦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冬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旅人无眠的孤寂和对离别的痛苦。诗中“冬夜如年”一句,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了夜晚的漫长和旅人的孤独。随后的“雨却敲篷,滩头激缆”等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增强了离别的氛围。诗的结尾“怎撇下,这两字相思,万里虚名”,深刻表达了旅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离别之苦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是一首优秀的宋代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冬夜如年:用夸张手法突出夜晚的漫长。
  • 客枕无眠:直接表达旅人的孤独和无眠。
  • 怎到天明:表达对天明的渴望,反衬夜晚的漫长。
  • 待数残二十五寒更点:通过数更点来表现时间的缓慢流逝。
  • 听馀一百八晓钟声:通过钟声来表现清晨的到来。
  • 雨却敲篷,滩头激缆: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增强离别的氛围。
  • 总与离人诉不平:将自然景象拟人化,表达离别的痛苦。
  • 遍闻得,我浚深恨海,砌起愁城:用夸张手法表达恨意和愁苦的深重。
  • 问君何事牵萦:直接询问牵挂的原因。
  • 想最苦人间是别情:直接表达离别之苦。
  • 念千山万水,沈鱼阻雁:通过典故表达书信受阻的无奈。
  • 一身两地,煼燕煎莺:用比喻表达身处两地的煎熬。
  • 绣枕痕多,锦衾香冷:通过细节描写表达孤独和冷清。
  • 意有巫山梦不成:用典故表达无法实现的愿望。
  • 怎撇下,这两字相思,万里虚名:表达对相思和虚名的无奈。

修辞手法

  • 夸张:如“冬夜如年”、“浚深恨海”、“砌起愁城”。
  • 拟人:如“雨却敲篷”、“滩头激缆”。
  • 比喻:如“煼燕煎莺”。
  • 典故:如“沈鱼阻雁”、“巫山梦”。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离别之苦和相思之情展开,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和典故的运用,深刻表达了旅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离别之苦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冬夜:象征孤独和漫长。
  • :象征离别的痛苦。
  • 钟声:象征时间的流逝。
  • 绣枕痕多:象征孤独和冷清。
  • 巫山梦:象征无法实现的愿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冬夜如年”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A. 比喻
    • B. 夸张
    • C. 拟人
    • D. 对仗
  2. “沈鱼阻雁”典出何处?

    • A. 《汉书·苏武传》
    • B. 《史记·苏武传》
    • C. 《左传》
    • D. 《战国策》
  3. 诗的结尾“怎撇下,这两字相思,万里虚名”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无奈
    • C. 愤怒
    • D. 悲伤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同样表达了离别之苦和相思之情。
  •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孤独和思念。

诗词对比

  • 陈德武《沁园春·冬夜如年》与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两者都表达了离别之苦和相思之情,但陈诗更侧重于自然景象的描写,而苏诗更侧重于梦境的描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宋词三百首》
  • 《宋代文学史》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湘月 早梅 湘月·泗英为吴孚威建蓬莱阁于南川三泉公园嘱题 湘月 岫云寺延清阁月夜和息厂,用石帚韵 湘月 读《西湖志》 湘月 送朱石禅归长沙 湘月 梅花 湘月 庚午冬杪,余将北行七芗,以余自署诗舲绘图为别,忽忽两载,搜箧展卷,视同影池之临,心有虚船之触矣 湘月 题沈柔生女史“写竹小影” 湘月 题绘秋图 湘月 玉簪花同素生季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无字旁的字 博开头的成语 藩维 亅字旁的字 灰鹤 土模 后者处上 鲸波鳄浪 拜把兄弟 蜡灯 削木为吏 采字旁的字 德结尾的成语 艰窘 天府之土 角字旁的字 见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