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03: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03:34
十年梦觉西湖。记月瘦苏堤,南屏医佛,酒肓诗痼。霜钳露戒,看谁强倔。银髯飘似霰,伴剑胆琴心长秘郁。听点卯闲杀秋虫,独对一尊盘屈。姚江夜夜传烽,望浙左家山,战尘能祓。短枪花帽,孤军奋骤,大岚雄窟。头颅千万价,剩老去双苕波未熨,更收拾盾鼻光阴,醉来唯物。
经过十年的梦境,我终于在西湖苏堤上醒来。记得那清瘦的月光照耀着南屏的佛像,沉醉在酒中和诗的病痛中。霜冷如钳,露水如戒,看谁更坚持。白发飘荡如霰,伴我如剑的勇气与琴心的柔情,长久隐藏在心中。听着点卯声,闲暇中杀死秋虫,独自面对那一尊酒杯,心情低落。姚江夜夜传来烽火信号,望着浙江的左家山,战斗的尘埃能否洗净。短枪与花帽,孤军奋战于大岚的雄壮窟穴。我的头颅价值连城,却只剩下老去的双苕波未熨,更多的是收拾光阴,醉后只剩物质的追求。
沈轶刘,近代诗人,生于动荡年代,作品常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交融。他的诗风受到传统诗词的影响,同时也融入了个人的独特视角。
《西湖月》创作于诗人对西湖的怀念与思考中,通过对西湖月夜的描绘,表达了对往昔的回忆和对现实的反思。诗人在经历了十年的波折后,回到熟悉的地方,情感交织,既有对美好过去的留恋,也有对现实的无奈与思考。
《西湖月》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诗人通过对西湖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感慨。诗开头的“十年梦觉西湖”,引导读者进入诗人的内心世界,十年的时光仿佛一场梦,梦醒时分,面对熟悉的西湖,心中不禁涌起层层情感。接下来的描写细腻而生动,苏堤的瘦月、南屏的佛像,无不勾勒出一个宁静而令人向往的画面。
诗中“看谁强倔”一句,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执着与坚韧,而“银髯飘似霰”的形象则透露出岁月的流逝与无常。整首诗在意象的安排上非常精妙,不仅有自然风光的描绘,还有对人生态度的反思。诗人通过对秋虫的闲杀、独对酒杯的低落,展现了内心的孤独与思索。
最后,诗人提到的“姚江夜夜传烽”,象征着战火与动荡,映射出诗人心中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切。通过短枪花帽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孤军奋战的英雄气概,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未来的期许。
整首诗主要围绕对西湖的怀念与对人生的思考展开,表达了在经历岁月沧桑后,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珍惜。诗中融合了对美好过去的追忆、对现实的无奈与对未来的思索,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个人情感的交融。
“十年梦觉西湖”中“梦觉”意指:
A. 醒来
B. 入梦
C. 迷失
诗中提到的“南屏医佛”象征:
A. 诗人的孤独感
B. 平静和治愈
C. 战争的残酷
“银髯飘似霰”中“霰”指的是什么?
A. 雪花
B. 冰珠
C. 雨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