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28: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28:23
岘山一夜玉龙寒,凤林千树梨花老。襄阳城里没人知,襄阳城外江山好。
岘山在寒冷的夜里,银装素裹像玉龙一样;凤林中的千树梨花已经衰老。襄阳城里的人们对此毫不知情,而城外的江山却是美丽的。
作者介绍: 吕岩,唐代诗人,字子渊,号无名氏,生于山西。他在诗歌创作上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关注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同时也隐含对人们忽视周围美景的感慨。
这首《剑画此诗于襄阳雪中》以极具画面感的意象呈现出冬季襄阳的雪景。诗的开头,岘山在寒冷的夜中如同玉龙,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与寒冷的交融,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着,凤林里的千树梨花衰老,暗示着时间流逝与生命的无常。最后两句则将视野从城内转向城外,揭示了城内人们对美景的无知,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反思与对美的珍惜。这首诗不仅在自然景色的描绘上极具美感,也在情感的表达上引人深思,反映了诗人对周遭环境的敏锐观察和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对社会生活的反思。诗人通过描绘冬季的美丽景色,提醒人们要关注身边的美好,而不是沉浸于无知的生活中。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岘山一夜”的意象指的是什么?
“襄阳城里没人知”的意思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吕岩的这首诗更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对美的反思,而王维则侧重于内心的宁静与自然景色的和谐。两者在描绘自然美的手法上各有千秋,但都体现了唐代诗人的自然观和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