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6:21: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6:21:46
观人如观玉,拙眼喜讥评。
得失顾在人,玉固非所病。
庆历嘉祐间,人才于斯盛。
王回仅一招,石介弃不聘。
乃知天下士,成败各有命。
愿君姑安之,天定岂不胜。
看人就像看玉石,我的眼光拙劣,常常喜欢讥讽和评判。
得失在于个人,玉石本身并没有问题。
在庆历和嘉祐年间,人才如云盛行。
王回才华出众,但只用了一招,石介却不愿意聘请他。
因此,我明白了世间的士人,成败各有其命运。
愿你安然处之,天命岂不是更胜一筹吗?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词以豪放激昂、情感真挚著称,擅长描绘山水和抒发个人情感。他在历史上也以忠诚于国家而闻名,尤其是对南宋政权的支持。
这首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士人困顿的时代。陆游在诗中抒发了对人才被埋没的感慨,以及对命运的思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与无奈。
陆游的这首《杂兴十首以贫坚志士节病长高人情为韵 其六》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对人生态度的一种思考。诗句“观人如观玉”便引出了对人才能否被识别的重要性,强调了主观评价的局限性。接着,诗人通过“得失顾在人”一语,揭示了个人在命运中的主动性和被动性,表明成败与个人努力密切相关,而非单纯的外部环境所决定。
在描绘了人才辈出的历史背景后,陆游用“王回仅一招,石介弃不聘”来对比个人才能和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无奈与愤懑。最后,诗人以“愿君姑安之,天定岂不胜”来安慰他人,并在无常的命运中寻求内心的平和,展现出一种豁达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陆游对人才及命运的深刻理解,也体现出他作为一个士人对社会的关切和思考。诗中的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令人深思。
这首诗探讨了个人命运、社会现实与人才能否被重用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对人才被埋没的无奈和对命运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两个年号是什么?
“观人如观玉”强调了什么?
陆游在诗中如何看待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