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12: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12:30
丁评事宅秋夜宴集
作者: 柳中庸 〔唐代〕
翠幕卷回廊,银灯开后堂。
风惊拥砌叶,月冷满庭霜。
绮席人将醉,繁弦夜未央。
共怜今促席,谁道客愁长。
在丁评事的宅邸里,翠色的帷幕卷起了回廊,银色的灯光照亮了后面的厅堂。
秋风吹动着台阶上的落叶,寒冷的月光洒满了庭院的霜。
华丽的席子上,宾客们即将醉酒,悠扬的琴声在夜晚中回荡。
大家相聚在此,谁又能说客人心中愁绪绵绵呢?
此诗中没有明确提及典故,但可以理解为对宴会的描写以及对秋夜情景的刻画,反映了唐代文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季节变化的感悟。
柳中庸,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歌以清新婉约著称。其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情的深刻理解。
这首诗作于秋夜的宴会,诗人在此时与友人欢聚,抒发了对秋天景色的感慨,以及对友谊的珍惜。唐代是一个文人聚集、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人在宴席中感受到的愉悦与孤独交织,恰恰体现了当时士人的心境。
《丁评事宅秋夜宴集》是一首充满了秋夜气息的诗作。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将宴会的热闹与秋夜的清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首联的“翠幕卷回廊,银灯开后堂”将我们带入了一个温馨而华丽的场景,灯光下的欢聚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然而,随后的描写却将气氛转向了孤寂,尤其是“风惊拥砌叶,月冷满庭霜”,突显了秋夜的寒冷与落寞。
随着诗歌的深入,作者描绘了宾客即将醉酒的场景,“绮席人将醉,繁弦夜未央”,在一片欢声笑语中,似乎又流露出一丝对过往时光的惆怅。最后一句“共怜今促席,谁道客愁长”则将主题升华,表达了在欢乐之中难免会有些许愁绪,但在此刻,大家都在享受这一份短暂的团聚,感受着彼此的温情。
整首诗以清新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唐代文人对生活的热爱,也反映出人们在欢聚时刻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深厚的人文情怀。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秋夜情景的感慨,通过欢聚与孤独的对比,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
诗中“翠幕”指的是什么颜色?
诗歌的最后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月冷满庭霜”中“霜”象征着什么?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丁评事宅秋夜宴集》,体会其中的情感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