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9:56: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56:38
原文展示:
吾有西山桐,密邻桃与李。得地自行根,受芘逾高藟。上濯春云膏,下滋醴泉髓。盘结侔循环,岐分类枝体。乘虚肌体大,坟涨土脉起。扶疏向山壤,蔓衍出林地。愿偕久深固,无为半生死。倘仪大厦材,合抑由兹始。
白话文翻译:
我有一棵西山的桐树,它紧密地与桃树和李树为邻。它得到了土地便自行扎根,受到的庇护超过了高高的藤蔓。上方沐浴着春天的云雨,下方滋养着甘甜的泉水。它的根系盘结如同循环,枝条分叉如同肢体。在空旷之地,它的躯干壮大,土地也因此隆起。它向着山土伸展,枝叶蔓延至林地之外。愿它长久地深固,不经历半生半死。如果要用作建造大厦的材料,应该从这里开始选择。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翥,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他对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悟。他的诗歌多以自然为主题,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一棵西山桐树的生长过程,通过对桐树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生命的敬畏和对长久稳固的向往。诗中通过对桐树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西山桐树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诗中,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桐树的生长过程,从扎根、受庇、滋养到壮大,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生命的力量。桐树的根系盘结、枝条分叉,如同自然界的循环与生长,展现了生命的顽强与美丽。作者通过对桐树的赞美,表达了对自然生命的敬畏和对长久稳固的向往。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优美,情感深沉,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西山桐树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表达了对自然生命的敬畏和对长久稳固的向往。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桐树紧密地与哪些树为邻? A. 桃树和李树 B. 松树和柏树 C. 柳树和杨树 D. 槐树和榆树 答案:A
诗中“上濯春云膏”中的“春云膏”比喻什么? A. 春天的阳光 B. 春天的雨水 C. 春天的风 D. 春天的露水 答案:B
诗中“下滋醴泉髓”中的“醴泉髓”比喻什么? A. 甘甜的泉水 B. 清澈的溪水 C. 深邃的井水 D. 流动的河水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