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0:41: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0:41:48
生查子•临淮舟次集唐
作者:董以宁 〔明代〕
不见有人烟,人烟隔水见。
寒苇露船灯,野火明沙岸。
月晚树阴多,浦迥湘云捲。
坐看云起时,吴山中路断。
全诗翻译:
看不见有人烟,只有隔着水面才隐约见到些许人影。寒冷的芦苇旁,船上点着灯火,岸边的沙滩上野火闪烁。夜晚的月色洒下,树影斑驳,水边的云层被风卷起。坐在这里静静地看着云彩升起,吴山之间的道路似乎已断绝。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吴山”,与江南的吴地风光有关,是许多文人墨客所赞美的自然景观。
作者介绍:
董以宁,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诗人的情感与对自然的感悟,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生查子•临淮舟次集唐》创作于舟行临淮之际,诗人借助舟船之游,抒发寂寞的思绪,结合自然景象,表达对人世的感慨。
这首《生查子•临淮舟次集唐》通过描绘夜晚的舟行景象,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感与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开篇的“不见有人烟”便设定了一个寂静的基调,诗人在舟上独自漂泊,周围的环境显得格外冷清。接着“寒苇露船灯,野火明沙岸”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寒冷的芦苇旁,船上微弱的灯光与岸边偶尔燃起的野火,形成鲜明的对比,传达出一种孤寂却又不乏生机的美感。
“月晚树阴多,浦迥湘云捲”则将景色引向更深的意境,月光洒下,树影摇曳,湘江的云彩随风飘动,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诗人在这样的景象中,似乎与自然融为一体,感受到自然的力量与美丽。
最后一句“坐看云起时,吴山中路断”,诗人静坐观云,心中却感到与世隔绝,仿佛吴山之间的路已然断绝。这里不仅表露出一种孤独感,也体现了对人生道路的思考与迷茫。整首诗在意象的构建上层层递进,情感的表达上细腻入微,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的感慨与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人对自然的敬畏与思索,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孤独的哲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不见有人烟”中“人烟”指的是什么?
A. 烟雾
B. 人居住的地方
C. 人的活动迹象
D. 以上皆是
在诗中,诗人通过什么意象表达了孤独感?
A. 船灯
B. 烟火
C. 湘云
D. 以上皆是
诗中“吴山中路断”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孤独
C. 忧伤
D. 绝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同样描绘了夜晚的孤独与对人生的思考,风格豪放,情感激昂;而董以宁的《生查子》则更显细腻与沉静,情感内敛,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情感基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