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4:54: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4:54:05
作者: 马钰 〔元代〕
类型: 古诗词
内容未显名先显,事可伤悲。
坏道根基。失了元初更怨谁。
寻思懵懂胜伶俐,做个憨痴。
无作无为。缀甚闲词写甚诗。
诗的内容未显名,却已经显现出来,让人心生悲伤。
根基已经坏了,失去了最初的本质,又能怨谁呢?
细想起来,懵懂比聪明更好,做一个憨厚痴呆的人。
无所作为,写一些闲散的词句,写些随意的诗。
作者介绍: 马钰,元代诗人,生于元代初期,擅长诗歌和散文。其诗风清新脱俗,常表现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对自身境遇的反思,表达对世事的无奈和对纯真状态的向往。
这首《采桑子》通过简练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思索与感慨。开篇即以“内容未显名先显”引入,仿佛在说,许多事情在未表露之前,其内在的苦楚已然显露,令人感到伤悲。这里表现出一种对现状的不满和对失去本质的惋惜。
接下来的“坏道根基”,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失落感,表达了对社会、人生根基的思考。失去“元初”的状态,似乎让人感到无奈与困惑,诗人不禁反问“更怨谁”,这种无助感令人共鸣。
“寻思懵懂胜伶俐”一句,转而表达了诗人对懵懂无知的向往,认为有时简单和纯真胜过世故和聪明。最后以“无作无为”收尾,强调了一种生活态度,宁可过得憨厚痴呆,也不愿意在复杂的世界中纠结,这种选择充满哲理。
整首诗通过淡淡的忧伤,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也透出对简单纯真的向往,给人以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复杂世事的无奈与反思,向往简单与纯真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坏道根基”指的是什么?
A. 人际关系
B. 事物的根本
C. 个人情感
答案: B
“寻思懵懂胜伶俐”表达的是什么思想?
A. 聪明重要
B. 单纯更好
C. 无所作为
答案: B
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什么?
A. 复杂
B. 简单
C. 忙碌
答案: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马钰的《采桑子》与李白的《静夜思》都反映了对人生的思考,但马钰的侧重点在于对生活的无奈和对简单的向往,而李白则更多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和对人生哲理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