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翠微山居八首

《翠微山居八首》

时间: 2025-04-30 15:15:45

诗句

岂是栽松待茯苓,且图山色镇长青。

他年行脚不归去,留与人间作画屏。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15:45

原文展示:

岂是栽松待茯苓,
且图山色镇长青。
他年行脚不归去,
留与人间作画屏。

白话文翻译:

这难道是为了栽松树等着茯苓的生长吗?
只图山的色彩常年如绿。
将来我若行脚不再归来,
愿把这美丽留给人间,作为画屏。

注释:

  • 岂是:难道是。
  • 栽松:种植松树。
  • 茯苓:一种药用菌,常生长在松树根部。
  • 且图:而且想要。
  • 山色:山的色彩,指山的风景。
  • 镇长青:使得常年青翠。
  • 行脚:游历,行走的意思。
  • 不归去:不再回来。
  • 留与:留给。
  • 人间:世间/人世。
  • 作画屏:作为画屏,意指美景如画。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茯苓”与“松树”不仅是自然景物的描绘,还是象征吉祥与长寿的意象。栽松寓意生命的延续,而茯苓则常用作药材,象征健康与长寿。诗人通过这两个意象,引申出对自然画卷的向往与珍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赵彦端,宋代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描绘隐逸生活的恬淡与闲适。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赵彦端隐居于翠微山时,诗人常在山中游玩、吟咏,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的超脱。

诗歌鉴赏:

此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思考。首句“岂是栽松待茯苓”以疑问句开篇,既引发读者的好奇,又暗示出诗人对种植松树的深思,松树的栽种并非为了等候茯苓的成长,而是一种对自然的情感寄托。接下来的“且图山色镇长青”则表达了诗人对山色常青的渴望,象征着一种永恒的美好。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展望未来,提到“他年行脚不归去”,流露出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在此,诗人表现出一种洒脱的态度,愿意将自己所见之美留给人间,作画屏,既是对自然的赞美,也是对生命的思考。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载体,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艺术的独特理解,反映了他隐逸生活中的宁静与淡泊。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岂是栽松待茯苓:诗人用反问的方式引导读者思考,种松树并非单纯为等候茯苓的生长。
    • 且图山色镇长青:表达了诗人对山景的向往,渴望自然永远保持生机。
    • 他年行脚不归去:感慨人生旅途的无常,表达了对未来的思索。
    • 留与人间作画屏:愿意将自然之美留给世间,传递出一种永恒的艺术价值。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美景比作画屏,表现出诗人对美的追求。
    • 对仗:整首诗的对仗工整,增添了诗的美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传承。

意象分析:

  • 松树:象征长寿与坚韧,代表着生命的延续。
  • 茯苓:象征健康与祝福,强调自然的恩赐。
  • 山色:代表自然的美丽与永恒,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此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赵彦端
    • C. 杜甫
  2. 诗人的主要情感是?

    • A. 对财富的追求
    • B. 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思考
    • C. 对名利的渴望
  3. “作画屏”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画作
    • B. 自然的美
    • C. 诗人的职业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比较赵彦端的《翠微山居八首》与王维的《鹿柴》,两者都描绘了山水自然,但赵的情感更为直接与洒脱,而王维则蕴含着更多的哲理和禅意。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山水田园诗研究》

相关查询

望江南 其二 望江南 其六 望江南 其十七 杂咏 望江南 和某君秋吟八章 秋晨 望江南 望江南 其三 望江南 其一 杂题我朝诸名家词集后 望江南 望江南 其七 望江南 其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鳥字旁的字 乱媒 歹字旁的字 瘴歳 纵横捭阖 物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足字旁的字 阳蓲 歺字旁的字 三对六面 源清流洁 勤拙 蔓蔓日茂 包含粉的词语有哪些 鼎食钟鸣 运输量 包含凤的成语 诒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甘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