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挽方宜人二首

《挽方宜人二首》

时间: 2025-04-28 03:04:31

诗句

贫道我儿孝,姑云此妇贤。

诸郎丹穴种,夫子玉堂仙。

□□□宁忍,煎胶法不传。

多情潘骑省,应赋悼亡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3:04:31

挽方宜人二首

原文展示

贫道我儿孝,姑云此妇贤。
诸郎丹穴种,夫子玉堂仙。
宁忍,煎胶法不传。
多情潘骑省,应赋悼亡篇。

白话文翻译

我这个贫道的儿子很孝顺,姑姑说这个女人贤良。
众位儿郎在丹穴播种,老师在玉堂里如同仙人。
怎么忍心,煎胶的方法却无法传承。
多情的潘骑省,应该写一首悼亡的诗篇。

注释

  • 贫道:自称,表示谦卑,常用于道士或和尚的自称。
  • 姑云:姑姑所说,表示对女性的赞美。
  • 丹穴:指丹药的炼制之地,象征长生与修炼。
  • 夫子:古代对教师或有学问之者的尊称。
  • 玉堂:比喻书香门第的家庭或高雅的环境。
  • 煎胶法:炼丹或制药的方法。
  • 潘骑省:潘骑省是潘江的别名,寓意对故人的思念。
  • 悼亡篇:悼念亡者的诗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元直,号景阳,宋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生于福建。刘克庄的诗风以豪放激昂、气势磅礴著称,作品多关注社会现实,情感真挚,常以个人遭遇为题材,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他的创作受到了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常常表达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

创作背景

《挽方宜人二首》是刘克庄为悼念一位名为方宜人的女子所作。诗歌反映了对其贤良品质的赞美以及作者对其早逝的惋惜。作于宋代时期,社会动荡,诗人借助对亡者的缅怀,表达对生活的深思和对世事的感慨。

诗歌鉴赏

《挽方宜人二首》以悼念的形式,展现了诗人对方宜人的深切怀念。开头两句,诗人通过对儿子的孝顺和方宜人贤良的描述,强调了在家庭中道德情感的重要性,构建了一个温馨却又略显悲伤的家庭画面。接着提到“丹穴”和“玉堂”,不仅是对方宜人卓越品质的赞美,也象征着理想的追求和精神的寄托。

而后两句转为对传统技艺和情感的感慨,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知识失传的无奈。这种对比手法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赋予了悼念以更为广泛的社会意义。特别是“多情潘骑省,应赋悼亡篇”,则让人感受到深切的哀思和对亡者的缅怀,传达了诗人在面对生死离别时的无奈与伤感。

整首诗在结构上严谨,同时情感层次丰富,通过个人情感与社会背景相结合,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贫道我儿孝:开篇以自谦的方式介绍自己,强调儿子的孝顺,表现出对家庭伦理的重视。
  2. 姑云此妇贤:引用姑姑的评价,进一步提升方宜人的形象,使其贤良的特质得以彰显。
  3. 诸郎丹穴种:提到儿郎在修炼,象征着追求长生和理想,反映出对未来的期望。
  4. 夫子玉堂仙:将老师比作仙人,表达对知识的崇敬和向往。
  5. 宁忍,煎胶法不传:表现出对传统技艺失传的惋惜和无奈,暗示对文化传承的关注。
  6. 多情潘骑省,应赋悼亡篇:结尾引入对潘骑的思考,强调悼亡的主题,表达对逝者的深情怀念。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如“贫道我儿孝,姑云此妇贤”,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老师比作仙人,寓意深刻,反映了对知识的尊重。
  • 排比:通过对不同角色的描述,形成强烈的情感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传统美德的赞美与对亡者的悼念,表现了家庭伦理的重要性,以及对生命短暂和知识失传的感慨。诗人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体现出对社会和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儿子:象征孝道和家庭的责任。
  • 姑姑:代表传统女性的智慧与贤良。
  • 丹穴、玉堂:象征理想、追求与文化的传承。
  • 煎胶法:传统技艺的象征,反映对古老文化的珍视。
  • 潘骑:抒发对逝去生命的追思与悼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姑云此妇贤”中“姑”指的是谁?

    • A. 诗人的母亲
    • B. 诗人的姑姑
    • C. 诗人的妻子
    • D. 诗人的朋友
  2. 诗中提到的“丹穴”象征着什么?

    • A. 财富
    • B. 长生与修炼
    • C. 家庭
    • D. 友情
  3. “多情潘骑省,应赋悼亡篇”中的“潘骑”指的是?

    • A. 一位诗人
    • B. 一位朋友
    • C. 逝去的方宜人
    • D. 诗中的角色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琵琶行》
  • 李白《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可以将刘克庄的《挽方宜人二首》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两首诗都表达了对亲人的怀念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但刘克庄的作品更侧重于家庭和个体情感,而杜甫则关注国家和社会的命运,体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和表达方式。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歌史》
  • 《刘克庄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即事 晚过易水吊荆轲 静夜 山寺坐雨 再咏潭柘寺 徐州 雨后抵观音门 拟山居晚兴 诸罗行 亭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采字头的字 丨字旁的字 诲尔谆谆,听我藐藐 儿女成行 包含肺的词语有哪些 耳刀旁的字 宣父 杨柳浪 天下老鸹一般黑 何思何虑 骤风暴雨 釒字旁的字 包含晃的词语有哪些 发誓赌咒 深恶痛诋 虫字旁的字 沦肌浃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