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01: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01:34
滦水城头六月霜,
车华门外草皆黄。
旌旂影动千官惨,
斧钺光沉万马忙。
青象不将传国玺,
紫驼只引旧毡房。
诸郎不解风尘恶,
争指红门入建章。
在滦水边的城头,六月却已如霜降一般,
车华门外的草木都已枯黄。
旌旗的影子在风中摇曳,千官们都显得愁苦,
斧头和钺光辉沉重,万马奔忙的景象。
青象不再传递国玺,
紫驼只牵着旧日的毡房。
这些人都不理解世间的艰辛,
争先恐后地指向红门,想要进入建章宫。
王冕(1287-1359),元代诗人,号“天游”,以其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作品常反映社会现实,关怀民生。王冕的诗风清新,语言自然,善于用简练的文字表达深刻的情感。
这首诗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的时期。诗人以身处边疆为背景,表达了对国家和百姓命运的忧虑,以及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王冕的《即事》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一个动荡时代的缩影。诗开篇以“滦水城头六月霜”引入,意在表达气候的异常与时代的变迁,诗人置身于这样的环境,内心充满了忧虑与不安。随后,草木枯黄、军旗摇曳,营造出一种肃杀的氛围,暗示了官场的腐败以及战乱的频繁。
“青象不将传国玺,紫驼只引旧毡房”一句,表达了国家权力的失落与世态的沧桑。象征着权力的青象不再传递国玺,而是被束缚于旧日的生活,正如诗人对权力与财富的无奈与失落。最后两句则揭示了当时人们对权力的渴望与追逐,尽管他们“争指红门”,但未必能真正理解其中的艰辛与困苦。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深刻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敏锐观察与深刻思考,展现出王冕作为一个诗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社会动荡与权力失落的深刻反思,展现了在历史变迁中人们对权力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
选择题:滦水城头的“六月霜”意指什么?
a) 夏天的寒冷
b) 气候异常
c) 冬季的到来
答案:b)
填空题:青象不将传国玺,紫驼只引___。 答案:旧毡房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红门”象征着富贵与权力的追求。
答案:正确
王冕的《即事》与杜甫的《春望》均表现出对国家政治局势的忧虑与思考。王冕偏重于个人与社会的对比,表达无奈与无助,而杜甫则通过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展现出更为深刻的历史感和沉重的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