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秋怀二首寄圣俞 其二

《秋怀二首寄圣俞 其二》

时间: 2025-05-02 19:56:09

诗句

群木落空原,南山高巃嵷。

巉岩想诗老,瘦骨寒愈耸。

诗老类秋虫,吟秋声百种。

披霜掇孤英,泣古吊荒冢。

琅玕叩金石,清响听生悚。

何由幸见之,使我涤烦冗。

飞鸟下东南,音书无日捧。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56:09

原文展示

群木落空原,南山高巃嵷。
巉岩想诗老,瘦骨寒愈耸。
诗老类秋虫,吟秋声百种。
披霜掇孤英,泣古吊荒冢。
琅玕叩金石,清响听生悚。
何由幸见之,使我涤烦冗。
飞鸟下东南,音书无日捧。

白话文翻译

一片片树木叶子纷纷落下,南山高耸入云。
巉岩之上让我想起了年迈的诗人,瘦弱的身躯在寒风中更加显得高耸。
这位诗人像秋天的虫子,吟唱着秋天的多种声音。
我披着霜露去采摘孤独的花朵,泪水为古老的荒冢而流。
敲打琅琊石发出清脆的响声,让我的心感到一阵恐慌。
何以见到这样的景象,使我能洗涤心中繁杂的烦恼。
飞鸟向东南飞去,音信如同无日的捧心。

注释

  • 巃嵷:高峻的样子。
  • 巉岩:高峻的岩石,形容险峻的山。
  • 诗老:指年长的诗人,可能暗指作者自己或某位著名诗人。
  • 秋虫:秋天的虫子,借指吟唱秋声的生灵。
  • 琅玕:一种美丽的石头,象征珍贵和美好。
  • 涤烦冗:洗涤心中的烦恼和杂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历史学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在诗词、散文、历史等领域皆有卓越贡献。其作品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欧阳修晚年,正值他经历了政治波折、个人遭遇困境之时。诗中流露出对秋天的深刻感悟,和浓厚的怀旧情绪,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天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深刻的内心感受。开篇便以“群木落空原”描绘出秋天树木凋零的景象,映衬出一种孤独与凄凉。诗人将南山的高峻与自己的情绪相连,表现出他在自然景色中感受到的无奈与思索。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诗老类秋虫”这一比喻,展现出诗人自身的孤独与对岁月的感慨。诗人在寒冷的秋风中,像一只秋虫般吟唱,表达了他对生命的思考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接着“披霜掇孤英”更是表现出他在艰难环境中仍不放弃对美的追求,尽管内心充满对逝去历史的哀伤。

全诗在最后以“飞鸟下东南,音书无日捧”结束,展现了诗人对音信无期的渴望与对失去联系的悲伤。整体上,诗歌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折射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表现了对生活的深切感悟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群木落空原:描绘秋天的树木落叶情景,营造出萧瑟的氛围。
  2. 南山高巃嵷:表现出南山的高耸,与诗人心境的孤独形成对比。
  3. 巉岩想诗老:引发对年长诗人的思考,可能是对自身境遇的反思。
  4. 瘦骨寒愈耸:在寒冷的季节,瘦弱的身躯更显得矗立,象征坚韧。
  5. 诗老类秋虫:将诗人与秋虫相提并论,表达无奈的吟唱秋声。
  6. 吟秋声百种:强调秋天丰富的声音,象征诗人的多样情感。
  7. 披霜掇孤英:在寒霜中采摘孤独的花,表现追求美好的努力。
  8. 泣古吊荒冢:对古老墓地的哀悼,流露出对历史的惋惜。
  9. 琅玕叩金石:敲打琅玕石发出的清脆声,象征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10. 清响听生悚:清脆的响声让人心生惊悚,象征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11. 何由幸见之:感慨能见此景的幸运,同时思考生活的困扰。
  12. 使我涤烦冗:希望通过自然的景象来洗净内心的烦恼。
  13. 飞鸟下东南:飞鸟南下,象征远离与失去。
  14. 音书无日捧:音信无期,表达对远方亲友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诗人与秋虫相提并论,生动地表现了诗人的孤独感。
  • 对仗:如“披霜掇孤英”与“泣古吊荒冢”,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使得诗歌更具生动性。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慨与对历史的追忆,展现了孤独、思念和对生活的深思熟虑,情感真挚且深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群木:象征生命的繁茂与衰败。
  2. 南山:代表高耸的理想与远方的追求。
  3. 秋虫:象征孤独与无奈的吟唱。
  4. 孤英:代表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
  5. 荒冢:象征历史的沉重与逝去的生命。
  6. 飞鸟:象征远离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群木落空原”主要描绘了什么季节的景象?

    • A. 春季
    • B. 夏季
    • C. 秋季
    • D. 冬季
  2. “诗老类秋虫”中“诗老”指的是?

    • A. 年轻的诗人
    • B. 年长的诗人
    • C. 动物
    • D. 植物
  3. 诗的最后一句“音书无日捧”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欢喜
    • B. 思念与无奈
    • C. 愤怒
    • D. 安宁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杜甫《月夜忆舍弟》
  2. 李白《静夜思》
  3.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但更侧重于战争带来的离别之痛。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描绘送别的情景,充满了对未来的希冀与不舍,与欧阳修的怀旧情感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诗三百首》
  2. 《唐宋八大家诗文选》
  3. 《欧阳修全集》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烛影摇红 烛影摇红 柳 烛影摇红 瓶中蜡梅一夕风摧 烛影摇红 二月二十二日,送素君柩葬菱溪,舟中望寄园,凄然欲涕 烛影摇红 烛影摇红 烛影摇红 烛影摇红 烛影摇红 朝霞 烛影摇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出乎意外 肉字旁的字 潜窃阳剽 窝儿里反 曲意逢迎 乐颤颤 重足而立,侧目而视 匪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缚鸡弄丸 千里眼 日字旁的字 糹字旁的字 包含藴的词语有哪些 诗心 士字旁的字 髟字旁的字 五行并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