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9:56: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56:09
群木落空原,南山高巃嵷。
巉岩想诗老,瘦骨寒愈耸。
诗老类秋虫,吟秋声百种。
披霜掇孤英,泣古吊荒冢。
琅玕叩金石,清响听生悚。
何由幸见之,使我涤烦冗。
飞鸟下东南,音书无日捧。
一片片树木叶子纷纷落下,南山高耸入云。
巉岩之上让我想起了年迈的诗人,瘦弱的身躯在寒风中更加显得高耸。
这位诗人像秋天的虫子,吟唱着秋天的多种声音。
我披着霜露去采摘孤独的花朵,泪水为古老的荒冢而流。
敲打琅琊石发出清脆的响声,让我的心感到一阵恐慌。
何以见到这样的景象,使我能洗涤心中繁杂的烦恼。
飞鸟向东南飞去,音信如同无日的捧心。
作者介绍: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历史学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在诗词、散文、历史等领域皆有卓越贡献。其作品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欧阳修晚年,正值他经历了政治波折、个人遭遇困境之时。诗中流露出对秋天的深刻感悟,和浓厚的怀旧情绪,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这首诗以秋天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深刻的内心感受。开篇便以“群木落空原”描绘出秋天树木凋零的景象,映衬出一种孤独与凄凉。诗人将南山的高峻与自己的情绪相连,表现出他在自然景色中感受到的无奈与思索。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诗老类秋虫”这一比喻,展现出诗人自身的孤独与对岁月的感慨。诗人在寒冷的秋风中,像一只秋虫般吟唱,表达了他对生命的思考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接着“披霜掇孤英”更是表现出他在艰难环境中仍不放弃对美的追求,尽管内心充满对逝去历史的哀伤。
全诗在最后以“飞鸟下东南,音书无日捧”结束,展现了诗人对音信无期的渴望与对失去联系的悲伤。整体上,诗歌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折射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表现了对生活的深切感悟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慨与对历史的追忆,展现了孤独、思念和对生活的深思熟虑,情感真挚且深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群木落空原”主要描绘了什么季节的景象?
“诗老类秋虫”中“诗老”指的是?
诗的最后一句“音书无日捧”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