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01: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01:03
家住层峰叠浪中,水光山色动帘栊。红尘地少多逢石,画栋云轻不受风。陶径菊松今古在,米船书画往来通。濯缨谁和沧浪曲,我亦无心谢此翁。
我住在层峦叠嶂的山中,水光山色透过窗帘栊子摇曳。红尘之地少有,多见的是石头,画栋上的云彩轻盈,不受风吹。陶渊明的菊松至今仍在,米芾的书画船只往来频繁。谁能与我共唱沧浪之歌,我亦无意感谢这位老者。
作者介绍: 李东阳(1447-1516),明代文学家、政治家,字宾之,号西涯,湖南长沙人。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含蓄深沉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东阳题赠给徐氏的含晖堂,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山水的热爱。诗中通过对含晖堂周围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高洁的情操。
这首诗以含晖堂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联“家住层峰叠浪中,水光山色动帘栊”描绘了含晖堂周围层峦叠嶂、水光山色的美景,动静结合,生动传神。颔联“红尘地少多逢石,画栋云轻不受风”则通过对比红尘与石头的多寡,以及画栋上轻盈的云彩,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超脱和对自然的亲近。颈联“陶径菊松今古在,米船书画往来通”借用陶渊明和米芾的典故,强调了文化传承和艺术交流的重要性。尾联“濯缨谁和沧浪曲,我亦无心谢此翁”则抒发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渴望,以及对世俗的无动于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含晖堂周围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山水的热爱。诗中通过对红尘与石头的对比,以及对陶渊明和米芾的典故的引用,强调了文化传承和艺术交流的重要性,抒发了诗人对世俗的超脱和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层峰叠浪”形容的是什么? A. 山峦层叠 B. 水波荡漾 C. 云彩轻盈 D. 画栋华丽
“红尘地少多逢石”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世俗的喜爱 B. 对自然的亲近 C. 对石头的厌恶 D. 对红尘的超脱
“陶径菊松今古在”中提到的“陶径”指的是谁? A. 陶渊明 B. 陶弘景 C. 陶侃 D. 陶朱公
“濯缨谁和沧浪曲”中的“濯缨”比喻什么? A. 洗涤心灵 B. 超脱世俗 C. 隐逸生活 D. 艺术交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