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7:58: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7:58:22
原文展示:
醉杨妃菊次韵亨父 李东阳 〔明代〕 谁采繁花席上题,偶将名姓托唐妃。 日烘花萼醺时面,雨换华清浴后衣。 隔坐似邀秦国语,挥毫未放谪仙归。 欲从颜色窥生相,已落诗家第二机。
白话文翻译:
不知是谁在繁花盛开的席上题诗,偶然间将名字寄托于唐妃。 阳光照耀下花朵如醉,面容似被酒气熏染,雨后华清池的衣裳仿佛换新。 隔座交谈仿佛邀请秦国的话语,挥笔书写却未让谪仙归去。 想要从颜色中窥探生命的真相,却已落入诗人笔下的第二重机巧。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东阳(1447-1516),明代文学家、政治家,字宾之,号西涯,江西南昌人。他的诗文风格清新自然,尤以诗见长,与杨慎、徐祯卿并称“明初三大家”。此诗是他在宴席上即兴创作,以杨贵妃为题材,表达了对美人的赞美和对诗歌创作的自我反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一次文人雅集的宴会上创作的,诗人借杨贵妃的典故,抒发了自己对美的追求和对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杨贵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诗中“日烘花萼醺时面,雨换华清浴后衣”一句,以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杨贵妃的美貌,同时也隐喻了诗歌创作的灵感来源。后两句“隔坐似邀秦国语,挥毫未放谪仙归”则表达了诗人对高雅言谈的向往和对诗歌创作的自我期许。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美的独特感悟和对诗歌艺术的精湛把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杨贵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诗人不仅赞美了杨贵妃的美貌,还通过诗歌创作的自我反思,表达了对高雅言谈的向往和对诗歌深意的探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唐妃”指的是谁? A. 杨贵妃 B. 武则天 C. 王昭君 D. 貂蝉
“日烘花萼醺时面”中的“醺时面”指的是什么? A. 面容因酒气而微红 B. 面容因阳光而明亮 C. 面容因悲伤而苍白 D. 面容因喜悦而红润
“挥毫未放谪仙归”中的“谪仙”指的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诗人自己 D. 杨贵妃
答案: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