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53: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53:28
落第归乡留别长安主人
作者: 豆卢复
客里愁多不记春,
闻莺始叹柳条新。
年年下第东归去,
羞见长安旧主人。
在外的我愁苦多,春天的事情已不再记得。
听到黄莺的歌声,才感叹柳枝又变得新绿。
每年都因科举不第而东归,
羞于见到长安的老朋友。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豆卢复是唐代诗人,生活在一个充满竞争与机遇的时代,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及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作者落第后,心中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能在长安立足的羞愧情绪交织在一起,反映了士人在科举制度下的艰辛经历和对成功的渴望。
这首诗以“客里愁多”开头,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忧愁与失落。诗中的“春”不仅是自然的季节变化,更是人生理想与希望的象征。随着春天的到来,诗人却对它无动于衷,这种对春天的冷漠正是对他落第的无奈表现。尤其是“闻莺始叹柳条新”一句,描绘出春天的生机与美好,但诗人却因自己的失意而感到深深的惋惜与叹息。
“年年下第东归去”,诗人每年因科举未中而回乡,反复的失利不仅打击了他的自信,也使他感到对旧友的愧疚。“羞见长安旧主人”则是他对曾经憧憬的理想生活的向往与现实之间的强烈对比,表达了他对长安繁华的渴望与对自己不争气的自责。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外部环境的描绘,也有内心深处的自我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深刻思考,反映了士人在科举制度下的艰难与无奈,展现出一种对成功的渴望与对自我失败的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诗中的“长安”象征着什么?
“年年下第东归去”中的“下第”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