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落第归乡留别长安主人

《落第归乡留别长安主人》

时间: 2025-04-26 21:53:28

诗句

客里愁多不记春,闻莺始叹柳条新。

年年下第东归去,羞见长安旧主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53:28

原文展示:

落第归乡留别长安主人
作者: 豆卢复

客里愁多不记春,
闻莺始叹柳条新。
年年下第东归去,
羞见长安旧主人。

白话文翻译:

在外的我愁苦多,春天的事情已不再记得。
听到黄莺的歌声,才感叹柳枝又变得新绿。
每年都因科举不第而东归,
羞于见到长安的老朋友。

注释:

字词注释:

  • 愁多:烦恼、忧愁很多。
  • 不记春:指对春天的美好时光已无心记忆。
  • :黄莺,春天的象征。
  • :感叹,表示一种感慨的情绪。
  • 羞见:感到羞愧,不想见到。

典故解析:

  • 长安:唐代的都城,象征着繁华与成功。
  • 下第:指科举考试未中,古代士人通过科举考试获取功名的主要途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豆卢复是唐代诗人,生活在一个充满竞争与机遇的时代,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及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作者落第后,心中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能在长安立足的羞愧情绪交织在一起,反映了士人在科举制度下的艰辛经历和对成功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客里愁多”开头,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忧愁与失落。诗中的“春”不仅是自然的季节变化,更是人生理想与希望的象征。随着春天的到来,诗人却对它无动于衷,这种对春天的冷漠正是对他落第的无奈表现。尤其是“闻莺始叹柳条新”一句,描绘出春天的生机与美好,但诗人却因自己的失意而感到深深的惋惜与叹息。

“年年下第东归去”,诗人每年因科举未中而回乡,反复的失利不仅打击了他的自信,也使他感到对旧友的愧疚。“羞见长安旧主人”则是他对曾经憧憬的理想生活的向往与现实之间的强烈对比,表达了他对长安繁华的渴望与对自己不争气的自责。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外部环境的描绘,也有内心深处的自我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客里愁多不记春:在外游子,心中愁苦多,已忘却春天的美好。
  2. 闻莺始叹柳条新:听见黄莺的叫声,才感叹柳树的新芽。
  3. 年年下第东归去:每年都未能考中,选择回到故乡。
  4. 羞见长安旧主人:感到羞愧,不愿见到在长安的旧友。

修辞手法:

  • 对照:春天的美好与诗人内心的失落形成鲜明对比。
  • 拟人:把春天的柳条和莺歌拟人化,表现出自然与人的情感联系。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深刻思考,反映了士人在科举制度下的艰难与无奈,展现出一种对成功的渴望与对自我失败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客里:象征着游子,代表漂泊与孤独。
  • :象征希望与生命的美好。
  • :象征春天的生机,代表新生与希望。
  • 柳条: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与再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喜悦
    • B. 忧愁
    • C. 兴奋
    • D. 无所谓
  2. 诗中的“长安”象征着什么?

    • A. 乡土
    • B. 失败
    • C. 梦想与理想
    • D. 竞争
  3. “年年下第东归去”中的“下第”指的是什么?

    • A. 进入长安
    • B. 未能考中
    • C. 回乡
    • D. 成功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春望》 - 杜甫
  • 《夜泊牛津》 - 李白

诗词对比:

  • 《登高》与《落第归乡留别长安主人》同样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困境的思考,但《登高》更侧重于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而《落第归乡》则集中反映了个人的失落与对理想的渴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
  • 《中国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百字令 其二 送孙赤崖还姑苏 百字令 吊李月楼二尹殉难仙游 百字令 沔县谒诸葛武侯祠 百字令 为邹梦飞题兰花册子 百字令 病中有感 百字令 寿宝侍郎 百字令 题虎山玩月图 百字令 其一 闻南村居人极占云水之乐,因赋水村图二阙,以寄兴焉 百字令·访吴亮公先生灵隐不遇,遂陟韬光北高峰 百字令 对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风性 沈命法 疋字旁的字 劳竭 山字旁的字 大字旁的字 冷嘲热骂 遗簪坠履 飞字旁的字 赠耗 包含结的词语有哪些 山吟泽唱 水字旁的字 假职 麒麟楦 枉勘虚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