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岁在辛酉改元嘉泰庚伏之末拉亲友姚述之鲜长

《岁在辛酉改元嘉泰庚伏之末拉亲友姚述之鲜长》

时间: 2025-04-27 13:03:54

诗句

水边林下逢衲子,我亦来追六月凉。

传得黄州新句法,茗搜文字响枯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03:54

原文展示:

水边林下逢衲子,我亦来追六月凉。
传得黄州新句法,茗搜文字响枯肠。

白话文翻译:

在水边的树林下遇见了僧人,我也来这里追寻六月的清凉。
听说黄州传来了新的诗句,我在茶香中搜寻字句,回响在我枯瘦的肠胃中。

注释:

  • 衲子:指僧人,特指穿着简单僧衣的人。
  • 六月凉:指夏季的凉爽,表达一种舒适的感觉。
  • 黄州:指古代黄州,苏轼曾在此地任职,留下了许多诗作。
  • 新句法:指新的诗词创作风格或技巧。
  • :茶,古代诗人常用茶来比喻清雅的生活。
  • 响枯肠:用以形容因思索而感到的饥渴,常指对诗词的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植,字子美,号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文以情感真挚、语言简练著称,作品多反映个人的生活经历和对社会的观察。苏植在黄州任职期间,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辛酉年,正值苏植在黄州的任期,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诗词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水边林下的悠闲场景,传达了作者对清凉夏日和高逸生活的向往。首句“水边林下逢衲子”,勾勒出一种自然与人和谐共生的画面,显示出苏植在大自然中追寻内心宁静的情怀。第二句的“我亦来追六月凉”则将个人情感与外界环境结合,表现了他对清凉和自在生活的渴望。

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对诗词的追求,“传得黄州新句法”显示了作者对新颖诗风的关注,而“茗搜文字响枯肠”则表达了他在品茶时对诗句的思索,体现出一种内心的求索和文化的滋养。这种从日常生活中提炼出的诗意,正是苏植作品的一大特色。

整首诗在简洁中蕴含深意,既有对自然的感悟,也有对诗词的珍视与追求,反映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和追求,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执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水边林下逢衲子:描绘了自然环境,表达一种随性而至的悠闲。
  2. 我亦来追六月凉:表明作者的意图,与自然的结合,追求清凉。
  3. 传得黄州新句法:提及外地的新诗风,表明对文学的关注。
  4. 茗搜文字响枯肠:通过饮茶与思索相结合,展示了对文化和艺术的渴求。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茗”象征文化和精神的滋养。
  • 对仗:诗句间的平衡和对称,增强了音韵的美感。
  • 意象:水边、林下、衲子等意象共同构筑出自然的和谐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展现了作者追求自然、渴望清凉和对诗词创作的热爱,体现了其内心的宁静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宁静和流动,暗示生命的流逝。
  • :代表自然和生机,体现诗人的归属感。
  • 衲子:象征清净和隐逸,反映诗人对高洁生活的向往。
  • :代表雅致与文化,体现出诗人的精神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六月凉”指什么? A. 夏季的炎热
    B. 夏季的清凉
    C. 秋季的寒冷
    D. 冬季的温暖
    答案:B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衲子”指的是___。 答案:僧人

  3.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新诗风的漠视。
    答案:错误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苏轼《水调歌头》:同样描绘自然意象,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 李白《静夜思》:通过对月的思念表现孤独,主题虽不同,但同样渗透出对人生的深邃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苏轼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古路 过虎头矶 初秋戏作山居杂兴俳体十二解 和张器先十绝 寒食前一日行部过牛首山七首 其七 题太和宰卓士直寄新刻山谷快阁诗真迹二首 晚宿小罗田四首 舟中不寐 上己三首 暮雨既霁将儿辈登多稼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不是寃家不聚头 千载一逢 鼻字旁的字 聚族而居 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肩负重任 渣打银行 夸强道会 至字旁的字 酒醉饭饱 连皮带骨 二字旁的字 降开头的成语 包含腾的成语 包含皂的词语有哪些 甿税 无字旁的字 惰倪 户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