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喜客来

《喜客来》

时间: 2025-05-02 10:49:49

诗句

壮年不愁长作客,亦不暇愁须雪白。

但愁金尽酒樽空,辜负长安好春色。

闭门三日生绿苔,失喜忽闻佳客来。

急拈春衣典春酒,正值满树梨花开。

花如冰雪人如玉,妙舞清歌欢不足。

黄昏客醉酒未醒,细雨莺啼梅子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49:49

原文展示

喜客来
作者: 杨基 〔明代〕

壮年不愁长作客,亦不暇愁须雪白。
但愁金尽酒樽空,辜负长安好春色。
闭门三日生绿苔,失喜忽闻佳客来。
急拈春衣典春酒,正值满树梨花开。
花如冰雪人如玉,妙舞清歌欢不足。
黄昏客醉酒未醒,细雨莺啼梅子绿。


白话文翻译

在壮年时,不必为长时间客居他地而担忧,也没有时间去忧虑白发的到来。
我只担心金钱耗尽,酒壶空空,辜负了长安这美好的春色。
闭门三天,门前长满了绿苔,失去了欢乐,忽然听到佳客来访。
我急忙拿起春衣,准备春酒,正值满树的梨花盛开。
花朵如冰雪般洁白,人如玉般美丽,欢快的歌舞令人陶醉。
黄昏时客人醉酒未醒,细雨中黄莺啼鸣,梅子树已泛出绿意。


注释

字词注释

  • 作客:指在外居住或拜访。
  • 须雪白:形容白发。
  • 金尽酒樽空:比喻财富耗尽,酒杯空空,暗示生活的困窘。
  • 长安:古代的都城,象征繁华与美好。
  • 梨花:春季开花的树,象征美丽的春天。
  • 如冰雪:比喻花的洁白。
  • 人如玉:形容女子美丽动人。

典故解析

  • 长安:古代中国的都城,诗中借用长安的春色来衬托生活的美好与惋惜。
  • 梨花:在中国文化中,梨花常象征着美丽的女子和春天的到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基,明代诗人,生平及创作并不十分详尽,主要以其诗词作品流传后世。其诗风清新自然,关注生活的细节与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春天,描绘了作者在生活中面临的困境与欢庆时刻的交织,反映出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友人到来的欣喜。


诗歌鉴赏

《喜客来》是一首描绘生活和友情的诗,诗中以轻松的笔调表达了人生在世的无奈与快乐的瞬间。诗人首先展现了对人生的淡然态度,不为年华老去而忧愁,反而是忧虑金钱的匮乏,显示出生活的压力。接着,诗人通过“闭门三日”来刻画孤独的状态,然而当佳客来访时,心中的欢愉随即涌现,诗人急忙准备酒菜,体现了对友谊的珍视。

在描绘春天的美好时,诗中运用了“满树梨花开”的意象,既形象生动,又引人遐想。梨花的洁白与人如玉的比喻,将春天的美丽与友人的光彩结合,营造出一种欢快的氛围。最后,黄昏时细雨中的醉客,营造出一种悠闲而又温馨的生活场景,暗示了美好时光的短暂。

整首诗以轻快的节奏和生动的意象,表现出诗人对生活中友情的珍视与对美好时光的感慨,流露出浓厚的人情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壮年不愁长作客:年轻时不必担忧长时间在外。
  2. 亦不暇愁须雪白:也没有时间去担忧白发来临。
  3. 但愁金尽酒樽空:唯独担心财尽酒空。
  4. 辜负长安好春色:辜负了长安的美好春色。
  5. 闭门三日生绿苔:闭门三日,门前长满绿苔。
  6. 失喜忽闻佳客来:失去欢乐,突然听到好客来。
  7. 急拈春衣典春酒:急忙拿起春衣,准备春酒。
  8. 正值满树梨花开:正值满树梨花盛开之时。
  9. 花如冰雪人如玉:花如冰雪般洁白,人如玉般美丽。
  10. 妙舞清歌欢不足:欢快的舞蹈与清歌,欢愉无比。
  11. 黄昏客醉酒未醒:黄昏时客人醉酒未醒。
  12. 细雨莺啼梅子绿:细雨中黄莺啼鸣,梅子树的绿意渐浓。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比作冰雪,人比作玉,形象生动。
  • 对仗:如“急拈春衣典春酒”,形式整齐。
  • 拟人:细雨、莺啼,赋予自然以生命。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对友情的珍惜,流露出在繁忙与忧愁中仍能找到快乐的希望,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色:象征希望与美好。
  • 梨花:象征纯洁与美丽。
  • 醉酒:象征欢乐与放松。
  • 黄昏:象征时光的流逝与温情。

文化内涵

春天是生机与希望的象征,而友情则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温暖,诗中通过自然意象与人情交织,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长安”象征什么? A. 繁华与美好
    B. 贫困与忧愁
    C. 自然与和谐

  2. 诗中“花如冰雪”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 春天的景色
    B. 人的美丽
    C. 酒的清香

  3. 诗人闭门三日后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A. 读书
    B. 招待客人
    C. 休息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春望》:同样描绘春天的美景,但更多表现忧国忧民的情怀。
  • 《月夜忆舍弟》: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与关怀,情感更加深沉。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作品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华诗词文化与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刘改之 送刘改这二首 送刘改这二首 潘德久有龙眠三马百失其一俾予赋诗 考试当涂次池阳崎岖山行石多可爱因用袁席之 沁园春(敬次自真人韵) 题阊门外小寺壁 乌子秀自左司员外郎左迁上京幕官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髟字旁的字 酉字旁的字 执引 奇请比它 攻乎异端 橘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背的成语 伞橑 卤字旁的字 示字旁的字 目字旁的字 文业砚田 食宿相兼 旁逸斜出 诫莫若豫 拿班 监引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