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湘竹有题

《湘竹有题》

时间: 2025-04-26 10:38:35

诗句

朝行湘竹下,暮宿湘竹中。

云情与雨态,万变俄不同。

密密深翳日,疏疏细含风。

新梢露袅袅,老节烟蒙蒙。

纷如千灵妃,从以万青童。

幡幢列缥缈,环佩摇丁东。

来从蔚蓝天,步入东华宫。

怅望不可即,翩然若惊鸿。

夭矫喜而笑,低回俯乃恭。

质坚本外直,性洁缘中空。

籊尔中弦矢,揉之可彤弓。

冰雪誓不易,肯与时污隆。

今朝揭春晴,更觉翠色浓。

戢戢琅玕丛,忽见桃花红。

直疑路不远,便与桃源通。

我欲捐轻舟,褰衣入崆峒。

春禽迎我啼,音响谐丝桐。

终当听山雨,自号苍莨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38:35

原文展示

湘竹有题
作者: 杨基 〔明代〕

朝行湘竹下,暮宿湘竹中。
云情与雨态,万变俄不同。
密密深翳日,疏疏细含风。
新梢露袅袅,老节烟蒙蒙。
纷如千灵妃,从以万青童。
幡幢列缥缈,环佩摇丁东。
来从蔚蓝天,步入东华宫。
怅望不可即,翩然若惊鸿。
夭矫喜而笑,低回俯乃恭。
质坚本外直,性洁缘中空。
籊尔中弦矢,揉之可彤弓。
冰雪誓不易,肯与时污隆。
今朝揭春晴,更觉翠色浓。
戢戢琅玕丛,忽见桃花红。
直疑路不远,便与桃源通。
我欲捐轻舟,褰衣入崆峒。
春禽迎我啼,音响谐丝桐。
终当听山雨,自号苍莨翁。

白话文翻译

在清晨我走在湘竹下,傍晚则宿在竹林中。
云的情态和雨的状况,瞬间变化万千。
阳光透过密密的竹影,微风轻轻拂过。
新竹的嫩梢上露珠轻轻摇曳,老竹的节间烟雾缭绕。
纷飞的竹影如同仙女,万千的青少年在竹间嬉戏。
轻帆随风飘荡,铃声荡漾如同晨钟。
我从蔚蓝的天空而来,步入东华的宫殿。
遥望那无法抵达的地方,心中如同惊鸿翩然。
欢快而自信的笑声,低头恭敬地行礼。
竹子的质地坚韧,外表直立,内心空灵。
竹中弦箭,柔和而可成弓。
冰雪般的誓言决不轻易改变,绝不与时俗同流合污。
今晨春日明媚,更显翠竹的浓郁。
在密密的琅玕丛中,突然看到桃花盛开。
恍若觉得这条路不远,仿佛通向桃源。
我想抛弃轻舟,撩起衣裙进入崆峒山。
春鸟在迎接我歌唱,音声和谐如丝桐。
我终将听到山雨,给自己取名苍莨翁。

注释

  • 湘竹:指湘江流域的竹子,象征着宁静与自然。
  • 云情与雨态:形容天气变化多端。
  • 琅玕:一种美丽的植物,常用于形容美好的事物。
  • 桃花源:指陶渊明所描绘的世外桃源,象征理想中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基,明代诗人,字子明,号梦溪,生于明正德年间。他的诗风清新流畅,常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湘竹有题》成诗于明代,诗人游历湘江一带,感受到自然的灵动与生命的美好,借竹子抒发对生活的思考与向往。

诗歌鉴赏

《湘竹有题》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抒情诗,诗人在描绘湘竹的同时,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诗中,竹子不仅是自然的一部分,更是诗人情感的寄托。诗的开篇,诗人以“朝行湘竹下,暮宿湘竹中”交代了自己的行踪,体现了他与自然的紧密联系。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对竹子、云、雨等自然元素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多变与生命的活力。整首诗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使读者仿佛置身于竹林之中,感受着春风拂面、鸟语花香的美好。

在情感上,诗人表现出一种淡淡的惆怅与无奈,对理想世界的渴望而难以实现。这种情感通过“怅望不可即,翩然若惊鸿”得以体现,诗人如同惊鸿般轻盈而又感伤,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沉思与追求。最后以“自号苍莨翁”作结,既是对自我的一种定位,也是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归属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坚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朝行湘竹下,暮宿湘竹中:描绘诗人的日常生活,强调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 云情与雨态,万变俄不同:描述天气的瞬息万变,表现自然的变化无常。
  • 密密深翳日,疏疏细含风:用竹影与风的细微变化,传达一种静谧的氛围。
  • 新梢露袅袅,老节烟蒙蒙:新旧竹子的对比,象征生命的不同阶段。
  • 纷如千灵妃,从以万青童:通过生动的比喻,描绘竹林中的生机与活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纷如千灵妃”,将竹影比作仙女,生动形象。
  • 拟人:通过“春禽迎我啼”,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整首诗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体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湘竹:象征自然的纯粹与静谧。
  • 桃花:象征理想与美好生活的向往。
  • 春禽:象征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湘竹有题》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杨基
    •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桃花”象征什么?

    • A. 生命的短暂
    • B. 理想与美好生活的向往
    • C. 悲伤的情感
  3. “朝行湘竹下,暮宿湘竹中”体现了诗人怎样的生活状态?

    • A. 远离自然
    • B. 与自然亲密接触
    • C. 忙于世俗

答案

  1. B. 杨基
  2. B. 理想与美好生活的向往
  3. B. 与自然亲密接触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 《湘竹有题》 vs. 《静夜思》: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但《静夜思》更侧重于对故乡的思念,而《湘竹有题》则强调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杨基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杂曲歌辞。伤歌行 夜宿黑灶溪 思江南旧游 使回留别襄阳李司空 琴曲歌辞。乌夜啼引 法雄寺东楼 惜花 同韩侍御南溪夜赏 送远曲 送僧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桥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湮坠 毋字旁的字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奉三无私 丿字旁的字 巴山越岭 沦浃 鼓字旁的字 辰字旁的字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南端 濯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鱼贯而出 除暴安良 迂儒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偷风 肀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