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蓦山溪

《蓦山溪》

时间: 2025-04-27 12:00:29

诗句

元来尘世。

放著希奇事。

行到路穷时,果别有、真山真水。

登临任意,随步白云生,三秀草,九花藤,满袖琼瑶蕊。

何须F8E3老,浩荡心常醉。

唱个快活歌,更说甚、黄粱梦里。

苍颜华发,只是旧时人,不动步,却还家,处处新桃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00:29

原文展示

蓦山溪
作者: 朱敦儒 〔宋代〕

元来尘世。放著希奇事。行到路穷时,果别有真山真水。
登临任意,随步白云生,三秀草,九花藤,满袖琼瑶蕊。
何须老,浩荡心常醉。唱个快活歌,更说甚黄粱梦里。
苍颜华发,只是旧时人,不动步,却还家,处处新桃李。

白话文翻译

原来在尘世间,有许多奇妙的事情。当走到路尽头时,果然会有真正的山水相伴。
随意登高,白云随步而生,三种秀丽的草,九种绚烂的花,袖子里满是美玉般的花蕊。
何必老去,心中常常畅快而醉。唱一首快乐的歌,又谈何黄粱梦中的事呢?
苍老的面容和白发,不过是旧时的人,不必再走动,却依然回到家乡,处处都是新的桃李。

注释

  • 尘世:指世俗的世界,非仙境。
  • 希奇事:稀奇的事情。
  • 路穷:走到尽头,形容遇到困境。
  • 真山真水:真正的自然风光。
  • 琼瑶蕊:美丽的花蕊,象征珍贵和美好。
  • 黄粱梦:比喻虚幻的幻想或不切实际的梦想。
  • 苍颜华发:形容年老,面容苍老,头发变白。

典故解析

  • 黄粱梦:出自唐代李白的故事,讲述一个人梦见自己富贵荣华,醒来却发现一切都是梦,象征虚幻的追求和人生的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朱敦儒,字宪言,号东坡,南宋时期的诗人,以抒情诗和豪放词闻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生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南宋时期,诗人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政治腐败,民生艰难,诗中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蓦山溪》是朱敦儒的一首抒情诗,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内心自由的追求。开篇“元来尘世”即点明了世俗的繁杂与尘扰,接着“行到路穷时”则引出一个哲学命题:当我们走到人生的尽头时,是否能发现真正的美好?这不仅是对自然的赞美,更是对人生的深刻反思。

诗中对“真山真水”的描绘,象征着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强调了自然的纯粹与美好。在描写中,“三秀草,九花藤”展示了一幅充满生机的自然图景,诗人似乎在呼唤人们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而后“何须老,浩荡心常醉”则表达了对生命的乐观态度,老去是不可避免的,但心灵的自由与快乐是可以自主选择的。诗人用“黄粱梦”作为对比,提醒人们要警惕虚幻的追求,珍惜眼前的真实。

最后,诗人提到“处处新桃李”,诗意地表达了对新生事物的向往,似乎在告诉我们生活中总会有新的希望与美好。整首诗在自然的描绘与人生哲理的探讨中,展现了朱敦儒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元来尘世。放著希奇事。:开篇直言世间的繁杂与奇妙之事。
  2. 行到路穷时,果别有真山真水。:在困境中,往往能发现真正的美好。
  3. 登临任意,随步白云生,:随意登高,白云自然而生,象征自由与无拘束。
  4. 三秀草,九花藤,满袖琼瑶蕊。:描绘自然景物之美,生机勃勃。
  5. 何须老,浩荡心常醉。:老去是必然,但心中常常保持快乐。
  6. 唱个快活歌,更说甚黄粱梦里。:唱歌享受生活,警惕虚幻的梦想。
  7. 苍颜华发,只是旧时人,:年老的容颜未必能改变内心。
  8. 不动步,却还家,处处新桃李。:虽未离去,心中仍有新生的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的苦乐比作“黄粱梦”,突显虚幻与现实的对比。
  • 对仗:如“真山真水”与“三秀草,九花藤”,增强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强调内心的自由与对美好的追求,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真山真水:象征真实与自然的美好。
  2. 琼瑶蕊:象征珍贵与美丽的事物。
  3. 黄粱梦:象征虚幻的追求与人生的不确定性。
  4. 新桃李:象征新生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黄粱梦”象征什么? A. 真实的生活
    B. 虚幻的梦想
    C. 自然的美好
    D. 人生的哲学

  2. 填空题:整首诗歌以__的形式描绘自然和人生哲理。

  3.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对老去的无奈。(对/错)

答案

  1. B
  2. 抒情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朱敦儒《蓦山溪》与王维《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自然之美,但朱敦儒更注重人生哲理的探讨,而王维则更多展现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 李白《庐山谣》:同样表达对自然的热爱,李白的风格更为豪放,强调个体的情感宣泄,而朱敦儒则在细腻的描绘中蕴含深刻的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朱敦儒诗词全集》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寿阳歌 食菝葜苗 七月十日雨炎暑顿解有感 予元佑六年六月罢著作佐郎除秘书丞是岁仲冬 离京后作七首 冬日杂书六首 遗兴次韵和晁应之四首 其二 赠庞安常先生 感遇二十五首 和陈器之诗四首·吊连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掠脂斡肉 包含谕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爆的词语有哪些 士字旁的字 别无长物 鲋隅 朗彻 丶字旁的字 黄冠野服 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 蚕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没骨图 包含怜的成语 乐不极盘 立字旁的字 戴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齊字旁的字 弓字旁的字 蛱蝶 祁奚荐仇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