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挽秘阁校理知湖州余使君二首 其一

《挽秘阁校理知湖州余使君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4-30 19:01:46

诗句

桂籍冠群英,惊人在一鸣。

溯风淹鹢路,击水失鹏程。

已协三刀梦,空嗟五鼓声。

惟应文苑传,不愧史臣评。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01:46

原文展示

桂籍冠群英,惊人在一鸣。
溯风淹鹢路,击水失鹏程。
已协三刀梦,空嗟五鼓声。
惟应文苑传,不愧史臣评。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知湖州余使君的敬佩与感慨。桂花的香气使他在众多英杰中脱颖而出,令众人惊叹。他的才能如同逆风而行,却因种种原因而未能达到更高的成就。虽然他曾有宏大的理想,但如今只剩感慨。最终,他的文采将流传于文苑之中,不愧于历史的评议。

注释

  • 桂籍:指桂花,象征美好和高尚的品质。
  • 群英:众多杰出的人才。
  • 惊人:令人惊叹。
  • 溯风:逆着风行进。
  • 鹢路:指的是水鸟的旅途,象征艰难的旅程。
  • 鹏程:比喻前途远大,鹏鸟象征着伟大的理想。
  • 三刀梦:指的是追求理想的梦想。
  • 五鼓声:象征着时间流逝的感慨。
  • 文苑:文学界,文人的聚集地。
  • 史臣评:历史评议者,指古代的史学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慕容彦逢,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闻名,擅长描写自然景观与人情世态。他的诗作常常蕴含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是写给友人的挽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与思念之情,反映了作者对理想与现实之间落差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意境上营造了一种悲壮而又充满哲理的氛围。首句以“桂籍冠群英”起首,立即将读者带入一个高雅的境界,桂花的香气象征着高贵与优秀,突显了余使君的杰出。接下来的“惊人在一鸣”既表明了余使君的才华横溢,也暗示了他在某个时刻的辉煌成就。

然而,随着诗歌的发展,作者转入对余使君仕途的思考。通过“溯风淹鹢路,击水失鹏程”,作者表达了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遭遇的种种阻碍与挫折。鹢和鹏分别象征着小成与大成,暗示余使君的理想未能实现,令人唏嘘。

诗的最后两句“惟应文苑传,不愧史臣评”则是对余使君的最终评价,虽然其理想未能完全实现,但其才华与贡献将在文学界流传,获得历史的认可,表现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桂籍冠群英:桂花象征高洁,说明余使君的才华在众多英杰中是最为卓越的。
  2. 惊人在一鸣:他的才能使人惊叹,表现出他在某一时刻的辉煌。
  3. 溯风淹鹢路:逆风而行,表明追求理想的艰难。
  4. 击水失鹏程:比喻在奋斗中遭遇挫折,失去远大理想。
  5. 已协三刀梦:已追求理想,但未能成功。
  6. 空嗟五鼓声:感叹时光流逝,暗示对未实现理想的惋惜。
  7. 惟应文苑传:最终的成就将在文坛流传。
  8. 不愧史臣评:不负历史的评价,说明其才华与贡献值得铭记。

修辞手法

本诗采用了比喻、对仗等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例如“桂籍冠群英”与“惊人在一鸣”构成了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意象分析

  • :象征高洁与美好。
  • :象征理想与远大的目标。
  • :象征小成与生活的艰辛。
  • 五鼓声: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对梦想的追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桂籍象征什么?

    • A. 低贱
    • B. 高洁
    • C. 平凡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鹏程”象征着__

  3. 判断题:诗中对余使君的评价是负面的。 (对/错)

答案

  1. B
  2. 理想与远大的目标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李白《将进酒》:同样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与人生的感慨,但更为豪放与激昂;
  • 杜甫《登高》:则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情感基调较为沉重。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文观止》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摊破浣溪沙 其二 即事 摊破浣溪沙 其一 春闺 摊破浣溪沙 避地瞿溪,月夜追凉至红桥 摊破浣溪沙 西溪访陆处士作 摊破浣溪沙 小春 摊破浣溪沙 摊破浣溪沙 摊破浣溪沙 前题 摊破浣溪沙 山村夜坐 摊破浣溪沙 秦邮道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新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旆的词语有哪些 香字旁的字 摧陷廓清 镸字旁的字 邑字旁的字 雪窗萤火 遗簪坠珥 清风使 颓闹 彐字旁的字 托物感怀 倒板 包含糜的成语 浮萍浪梗 鼓字旁的字 烧香礼拜 自出新意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