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39: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39:16
病骥
作者: 陈襄 〔宋代〕
骐骥出大野,天姿非权奇。
俄然病槽厩,筋力不克施。
世人不识马,共以驽骀期。
刍菽不得饱,膏砭不得医。
伯乐闻骥病,中心始怀疑。
及观果无妄,引衔脱其羁。
骐骥心感激,双瞳雨淋离。
怀恩未能报,举声一鸣悲。
民得起此疾,上争灵鸟驰。
朝出扶桑野,暮扳邓林枝。
追随日月下,独立寒且饥。
此力岂足诧,愿酬主人知。
一匹优秀的骏马出自广阔的原野,天生的姿态并非凡俗奇特。然而,突然之间,它却生病了,无法在槽厩中尽情施展力量。世人都不识这匹马,只将它与劣马相提并论。饲料无法充饥,药石也无法医治。伯乐听说骏马生病,心中开始怀疑;然而,当他仔细观察后,便确认了它的无辜,解开了它的缰绳。骏马心中感激,双眼含泪。虽有恩于伯乐,却无法报答,只能悲鸣一声。人们都受到这种疾病的困扰,纷纷争相追逐灵鸟。早晨在扶桑的野外出发,傍晚又在邓林的枝头停歇。追随日月而行,独自忍受严寒与饥饿。这份力量岂能被轻视,希望能报答主人知晓我的价值。
作者介绍:陈襄,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蕴含深刻的哲理,关注人性与社会的关系。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的晚年,寓意深刻,反映了他对人生、才华与命运的思考。诗中通过骏马的遭遇,隐喻了有才华之人在世俗中常常不被理解与重视的境况。
《病骥》这首诗以一匹骏马的遭遇为主线,深刻地揭示了人们对人才的忽视和误解。诗中的骐骥,不仅是物质世界中一匹优良的马,更是才华横溢之人的象征。开篇描绘骐骥的出众,暗示其非凡的潜力和品格,但随即转折为它的“病槽厩”,象征着在现实生活中的困境与无奈。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世人的无知,常常只以表面现象来判断事物的价值,这种现象在任何时代都普遍存在。
接下来,通过伯乐对骏马的观察与解救,表现出对人才的珍视与理解。骐骥感激伯乐的举动,虽心怀感恩,但因现实的局限而无从回报,表现出一种无奈的悲哀。最后,诗人以“独立寒且饥”收尾,揭示了人才在世俗眼中往往被忽视和饥寒交迫的现实,深刻反映了社会对优秀人才的冷漠和误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骐骥的遭遇,探讨了才华与命运的关系,反映了社会对优秀人才的冷漠与误解。表达了对被忽视潜力的无奈与渴望被理解的心声。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歌的核心,展现了人对优秀人才的认知与社会环境的压制。骐骥的痛苦与伯乐的理解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人性中的善与恶、理解与误解。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骐骥”指的是?
A. 劣马
B. 优秀的马
C. 驴
D. 骆驼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伯乐”是指____。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对人才的重视与社会的误解。(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两者皆涉及对马的描绘,但《病骥》更侧重于对人才的深刻思考与社会的冷漠,具有更强的哲理性和社会批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