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49: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49:08
禁城外,青青细柳,翠拂高堞。
征鼓催人骤发。长亭渐觉宴阕。
情绪似丁香千百结。忍重看手简亲折。
听怨举离歌寄深意,新声更清绝。
心切。暮天塞草烟阔。
正乍裛轻尘,新晴后,汨汨清渭咽。
闻西度阳阔,风致全别。
玉杯屡竭。思故人千里,唯同明月。
扶上雕鞍远三叠。那堪第四声未歇。
念蟾魄能圆远解缺。
况人事莫苦悲伤悴艳色。
归来复见头应雪。
在禁城外,嫩绿的细柳轻拂着高高的城墙。
战鼓催促着人们匆匆出发,长亭的宴席渐渐结束。
心情像丁香一样千百次纠结,忍不住再看亲手折下的信纸。
听着离别的歌声,寄托着深沉的情意,新歌更显清绝。
心中焦急,傍晚的天空笼罩着浓厚的烟雾。
此时刚刚下过小雨,新晴的天气,清澈的渭水轻声呜咽。
听说西边的阳光广阔,风情完全别离。
玉杯一次又一次地空了,思念着千里之外的故人,唯有明月相伴。
扶上雕鞍,远行三叠,怎忍心听到第四声未歇。
想念那圆圆的月亮能解我心中的缺失。
况且人事如同这悲伤的颜色,令人心痛。
等我归来,再见时头上应该是白雪。
作者介绍:杨泽民,字子云,宋代诗人,以其婉约的诗风和深厚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故人的思念。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杨泽民对故人思念之时,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和离别情感的深刻理解。
《浪淘沙慢》是一首充满离愁别绪的词作,展现了诗人在禁城外的孤独与思念。开篇描绘了禁城外的自然景象,细柳轻拂,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随着征鼓声的响起,诗人顿时被催促着踏上征途,长亭宴席的结束暗示着离别的来临。
词中“情绪似丁香千百结”生动地描绘了复杂的情感,丁香的细腻与纠结正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离别的歌声寄托着深情,令人不禁感到心中涌动的波澜,似乎每一个音符都在诉说着对故人的思念与不舍。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用“玉杯屡竭”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千里之外的友人,唯有明月相伴,显得格外凄凉。诗人的心情在“扶上雕鞍远三叠”的描写中愈发显得沉重,远行的路途让他感到无尽的惆怅。
整首词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丽,也深刻地反映了人际关系的脆弱和人生的无常。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杨泽民成功地将离别之苦传达给读者,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对离别的无奈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使人感受到离愁别绪的深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禁城”指的是哪个地方?
A. 北京的皇宫
B. 上海的博物馆
C. 南京的故宫
诗中“丁香”象征什么?
A. 忍耐
B. 复杂情感
C. 离别
作者在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欢快
B. 思念
C.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