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望江南 题晋府旧藏王子敬书洛神赋十三行精拓本以贻钱生

《望江南 题晋府旧藏王子敬书洛神赋十三行精拓本以贻钱生》

时间: 2025-07-31 11:44:50

诗句

簪花格,应数十三行。

树骨清刚全内美,凌波袅娜袭遗芳。

顾盼莫相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11:44:50

原文展示:

簪花格,应数十三行。树骨清刚全内美,凌波袅娜袭遗芳。顾盼莫相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形式是簪花格,应该是十三行。树木的骨骼清晰而坚韧,内在的美感显露无遗;像在波上轻轻摇曳的身影,散发出淡淡的芳香。希望在相互回望中,不要将彼此遗忘。

注释:

  • 簪花格:一种古典诗词的格式。
  • 清刚:清晰而刚强,形容树木的骨架。
  • 凌波:形容在水面上轻盈舞动的样子。
  • 袅娜:形容轻盈柔美的姿态。
  • 遗芳:留下的芳香。

典故解析:

本诗提到的“洛神赋”,是东晋时期的文学作品,作者是曹植,描绘了洛神的美丽与神秘,反映了古代对美的追求与向往。诗中借用“洛神”意象,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龙榆生(1898-1969),近现代著名诗人、书法家,精于古典诗词,作品多涉及自然、人生哲理等主题,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是龙榆生在对古代文化的追溯与欣赏中所作,表达了对传统美学的热爱,及对逝去事物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性之美的结合。首句以“簪花格”引入,暗示了诗的形式美,接着用“树骨清刚”描绘了生命的坚韧与美丽,反映出诗人对生命力量的敬畏。句中的“凌波袅娜”,生动地描绘了自然中的柔美之态,而“袭遗芳”则传达了美好事物的留存与传承。这种对美的感悟,既是对自然的赞美,也是对人文情怀的深刻思考。诗末的“顾盼莫相忘”,不仅是对自我情感的寄托,更是对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呼唤,表达了对美好记忆的珍惜。整首诗以清新婉约的语言,渗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又夹杂着对美的希冀,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簪花格,应数十三行:形式上说明诗的结构,强调了其工整与精致。
  2. 树骨清刚全内美:以“树骨”喻人,形容内外兼修的美。
  3. 凌波袅娜袭遗芳:形象地描绘了如水中仙子般的优雅与芬芳,表现了美的流动性。
  4. 顾盼莫相忘:表达了对美好旧事的追忆与留恋。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树木比作人,强调内在美。
  • 拟人:赋予自然事物以情感,增强诗的生动性。
  • 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及对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珍重,传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和珍视。

意象分析:

  • :象征生命的坚韧与美丽。
  • :象征柔美与流动。
  • 芬芳:象征美好的回忆与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的格式是什么?

    • A. 七言绝句
    • B. 簪花格
    • C. 五言律诗
  2. 诗中提到的“树骨”主要指什么?

    • A. 树木的外表
    • B. 树木的内在美
    • C. 树木的生长环境
  3. “顾盼莫相忘”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失望
    • B. 怀念
    • C. 忘却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洛神赋》:曹植的经典作品,描绘洛神之美。
  • 《红楼梦》中的诗词:同样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对美的追求。

诗词对比: 与苏轼的《水调歌头》相比,龙榆生的这首诗更侧重于对自然与情感的细腻描绘,而苏轼则更多地表现了人生哲理与追求的思考。两者在形式与内容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美学思想。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现代诗词流派与风格》
  • 《龙榆生诗文集》

相关查询

菩萨蛮·鹅溪净称烟笼月 水调歌头·潇洒东湖上 鹧鸪天(西湖) 水调歌头(温陵东湖次陈休齐体仁韵)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次赵帅开西湖韵) 减字木兰花(郑尚书席上借前韵) 水调歌头 减字木兰花 土圭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牛马不若 赘婿 鬲字旁的字 距随 睢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沉沉稳稳 文深网密 鼎字旁的字 殳字旁的字 焚林而畋 糸字旁的字 洋邦 包含瓮的词语有哪些 氏字旁的字 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一口吸尽西江水 文鹢 生众食寡 包含审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