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7:34: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7:34:01
作者: 许嗣隆 〔清代〕
中秋节,记得在吴州。
漠漠钟催萧寺雨,
濛濛雁送古城秋。
丝竹绛纱留。
在中秋节的时候,我想起了吴州。
朦胧的钟声催促着萧寺的雨,
朦胧的雁阵送走了古城的秋天。
丝竹的音乐与绛纱的舞姿依依不舍。
作者介绍:许嗣隆(生年不详—约1739年),清代诗人,工于诗文,擅长描绘自然景观与生活情感。他的诗作多以清新自然、情感细腻著称。
创作背景:这首诗成作于中秋之际,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中秋节是一个团圆的日子,诗人在此时回忆往昔,感叹时光与季节的变迁。
此诗以中秋节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开篇即点明中秋的主题,借钟声与雨水的意象,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令读者感受到季节的转变与内心的孤寂。接着,诗人通过“大雁”的形象传达了秋天的到来,暗示着离别与思念。最后的“丝竹绛纱留”则表达了对于美好时光的留恋,音乐与舞姿的结合,仿佛是对过往欢乐时光的怀念与珍惜。整首诗结构紧凑,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细腻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通过对中秋节的回忆,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A. 端午节
B. 中秋节
C. 春节
D. 清明节
诗中提到的“萧寺”主要指代什么?
A. 风景名胜地
B. 餐馆
C. 书院
D. 市集
诗人通过哪个意象表达秋天的到来?
A. 雨水
B. 钟声
C. 大雁
D. 竹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